近期,海關總署開展打擊凍品走私專項查緝抓捕行動,查扣涉嫌走私的凍雞翅、凍牛肉、凍牛豬副產品等10萬余噸。一些走私凍肉包裝上的生產日期顯示,“肉齡”竟然長達三四十年。這些“僵尸肉”無疑威脅著百姓的食品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會將肉類、海鮮等食品放于冰箱冷凍柜,有的過了很久才拿出來解凍食用,卻不知道不同的食品在冰箱里存儲的時限不同,而且在冰箱中儲存過長時間的食品,不但營養(yǎng)缺失,可能存在細菌,食用后還可能影響人體健康。食物如何貯藏才能保證衛(wèi)生、營養(yǎng),記者就此深入調查。
□記者 王麗虹 謝宜萱 林勁峰 文/圖
事例篇
放冰箱兩個月 豬肉不再新鮮
家住中心市區(qū)臨江街道伍堡社區(qū)的陳女士,兩個月前,永春縣的一位親戚送她十幾斤土豬肉。她把土豬肉切塊放在碗里,再放入冰箱冷凍柜。一家人陸陸續(xù)續(xù)食用了一部分,前幾天,她將剩下的幾塊土豬肉解凍,卻發(fā)現肉的顏色不是很新鮮,但她沒在意,還是入鍋燉湯。
“煮好后,一家人吃了幾塊肉,覺得口感怪怪的,有點酸。不敢再吃了,全都倒掉。”陳女士后悔不已,當晚她8歲的兒子拉肚子了,“小孩子腸胃抵抗力差,應該是吃土豬肉出了問題。”
魚肉放冰箱 半個月變味
周女士一家有五口人,冰箱常年都是堆滿的狀態(tài)。“家里人多,食物儲備也多,老人又不舍得浪費食物,冰箱總是滿的。”前不久,周女士買了一塊新鮮的三文魚肉回家。當晚,她切了三分之一,做了一道香煎三文魚,剩下三分之二的魚肉,她放進冰箱冷凍柜,打算第二天再拿出來做,但冰箱里東西太多,這塊三文魚很快就淹沒在速凍柜里不知去向。
半個多月后,周女士才想起來,趕緊把它翻出來做菜吃。“這次的口感遠不如上次,吃不出什么味道,肉質嚼起來也不嫩,硬硬的。”周女士說。
時間篇
冷凍食品解凍后 24小時內須食用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會將各類食物存放在冰箱,那么各類食物在冰箱可以放多久呢?記者就此采訪了泉州市冰凍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張時正,他已在冰凍行業(yè)從業(yè)幾十年。
張時正介紹,泉州地區(qū)目前有70多個大型冷凍庫,凍庫中存放著凍肉、雞翅雞爪、凍魚、水果等各類食物。市民從市場上如果購買的是冷凍的豬肉、羊肉、牛肉、凍魚和海鮮,一旦解凍,一定要在24小時內食用,因為凍肉等在解凍過程中,暗藏在其中的微生物、細菌的繁殖力會大大增強,酶的活性也會上升,再凍就容易變質,不易貯藏。如果凍肉等沒有完全解凍,將其放入冰箱冷凍柜,“二次冷凍”會使肉的保水能力降低,肉的營養(yǎng)價值和口感也會全面下降。
“市面上的蘋果、梨子等水果都是從產地冷庫運輸過來,這些水果也屬于冷凍品,正常購買回家后,最好不要放在冰箱中,室溫下存放即可,如果反復冷凍,果肉的保水性會降低,果皮會出現皺皮現象。”他介紹。
家用冰箱冷凍食物 最好別超3個月
家用冰箱保存食物的常用冷藏溫度是4℃至8℃,在這種環(huán)境下,絕大多數的細菌生長速度會放慢。而冰箱的冷凍箱里,溫度一般在-18℃左右,這個溫度下,生物反應減少,雖不能完全抑制,但可較多地延長食品保質期。
福建省制冷學會常務理事、集美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張建一教授提醒,市民需注意,一般肉類在-18℃貯藏的期限為6-12個月,魚類在-18℃貯藏的期限為4-8個月。但這都是建立在溫度常年保持不變或者溫度波動較小的情況下??紤]到家用冰箱需要經常開關,溫度波動比較大,一般的凍結食品在-18℃冰箱可以貯存3個月。只要冰箱正常,凍結貯藏的期限不超過3個月,食品的質量是有保證的。
營養(yǎng)篇
新鮮蔬菜肉品 最好隨買隨吃
“新鮮食物最好隨買隨吃,以免影響食品的鮮美。”解放軍第180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高級營養(yǎng)師林小梅表示,即使是在冷凍室這樣低溫的條件下,一些微生物同樣可以生存和繁殖,只是速度減慢而已。細菌對溫度的喜好是不同的,有的細菌屬于“嗜冷菌”,在零下40℃還可以活動,只是溫度越低,活動越不頻繁,常見的導致拉肚子的痢疾桿菌就屬于嗜冷菌。冰箱如果不經常消毒,反而成為一些細菌的“溫床”。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二院營養(yǎng)師楊冬云表示,雖然冷藏食物會導致營養(yǎng)流失甚至變質,但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能降低冷藏對食物的不良影響:首先必須保證食物在速凍前是新鮮的;其次冷藏時應采取瞬間降溫,最好在半小時內達到一定低溫;第三,解凍時不能采取高溫解凍,應該在正常溫度下讓其自然解凍,或者用涼水沖洗,否則會使食物改變口感、流失營養(yǎng);第四,冷藏速凍的食品不可反復解凍,否則食品容易變質;最后,冷藏時間不可太長,因為溫度再低,也只能使生物反應緩慢減少,但并不能完全抑制,還是會有細菌的活動。
保存篇
正確保存食物 減輕冰箱負荷
家用冰箱雖然可以保鮮食品,但儲存方法也有講究。食物該如何存放才能保證新鮮與安全呢?
豬、牛、羊等大塊肉類應分開儲存。最好分成小塊包裝,這樣食用的時候拿取很方便,并防止大塊食品多次解凍而影響其營養(yǎng)價值及鮮味。
用保鮮膜或者保鮮袋。鮮魚、肉等食品不能不作處理就放進冰箱。要用塑料袋封裝,在冷凍室貯藏。蔬菜、水果要把表面水分擦干,裝進保鮮袋中,以零上溫度貯藏為宜。
熱的食物絕對不能放入運轉中的電冰箱內。食物不可生熟混放在一起,以保持衛(wèi)生。按食物存放時間、溫度要求,合理利用箱內空間,不要把食物直接放在蒸發(fā)器表面上,要放在器皿里,以免凍結在蒸發(fā)器上,不便取出。
存放食物不宜過滿、過緊,要留有空隙。這樣有利于冷空氣的對流,減輕機組負荷,延長使用壽命,節(jié)省電量。
這些食物放冰箱更容易壞
●香蕉、荔枝等熱帶水果
香蕉放在12℃以下的地方貯存,會發(fā)黑腐爛,倘若將香蕉、荔枝、芒果、龍眼、木瓜、紅毛丹等熱帶水果放入冰箱,過不了幾天,果皮發(fā)黑,營養(yǎng)成分遭到極大破壞,而且發(fā)生腐壞變質。
●面包、月餅等烘焙食物
面包、月餅等焙烤食物之所以柔軟富有彈性,是因為在烘烤過程中淀粉的直鏈部分被破壞而熟化。倘若將焙烤食物放在冰箱里,由于溫度較低,變陳變硬的速度會加快,這樣就會嚴重影響這些食物的口感、風味。
●巧克力
巧克力在冰箱中冷存后再取出,在室溫條件下,其表面容易出現白霜,不但會失去原來的醇香口感,還會引起細菌繁殖,發(fā)霉變質。
●蒜頭和洋蔥
蒜頭在冰箱里很容易變質、發(fā)霉,變得像橡膠那樣軟。更糟糕的是,即便變壞了,蒜頭的外表還是沒啥變化,只有切開時才知道有沒有壞。洋蔥在冰箱里放太久會變軟,甚至會發(fā)霉。
相關新聞
泉州市未發(fā)現走私凍肉入境
日前,記者從泉州海關獲悉,今年年初,海關總署部署全國海關開展強化監(jiān)管打私“五大戰(zhàn)役”行動,對包括凍品在內的農產品、重點涉稅商品、毒品槍支、“洋垃圾”、瀕危物種等開展專項打擊和綜合整治。專項行動開展至今,泉州轄區(qū)未查獲走私凍肉入境案件。泉州海關特別提醒進出境旅客注意,對進出境肉類產品有專門的檢驗檢疫及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定,旅客切勿擅自攜帶肉類制品等進境,以免造成損失。
記者從泉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目前我國對進口肉類管制措施嚴格,實行指定口岸制度。泉州口岸還未獲得進口肉類指定口岸資格,因此無進口肉類從泉州口岸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