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蟲草參芪膏:為了進補,你都踩過哪些坑?

   2019-12-16 9540

蟲草參芪膏:為了進補,你都踩過哪些坑?

張大爺夏天的時候不慎骨折,做了一次手術,之后身體就一直不大好,總感覺腿腳不利落,身體沒勁。現(xiàn)在冬天一到,家人趕緊張羅著給他進補,買了很多滋補品,每天幾乎當飯吃。誰知才吃了一個星期,就把張大爺補得口干舌燥、失眠、便秘,甚至心慌、氣短。一家人趕緊把滋補品都停了。

其實張大爺這種情況,屬于虛不受補,進補上火導致的。他之前身體一直比較虛弱,消化能力也差,一下子過量進補,身體吸收不了,反而加重了腸胃負擔。

這些滋補誤區(qū),你了解幾個

滋補品雖好,但是也不能盲目使用,下面這些現(xiàn)實生活中大家服用滋補品的誤區(qū),你誤入過嗎?

1、補品代替吃飯

我們要清楚,吃飯和進補的區(qū)別。我們每天一日三餐補充了人體所需要的基本營養(yǎng),五谷雜糧、蔬菜水果,禽肉蛋奶合理攝入,才能保證身體營養(yǎng)均衡。

而補品,補的是人體正常吃飯補充不到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或者一些疾病因素導致的虧虛,比如氣血虧虛,腎虛等。

進補和吃飯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的。如果把補品當飯吃,不僅會導致人體基本營養(yǎng)缺失,而且還會造成進補過量,產(chǎn)生不良后果。如果幾種補品同時吃,還會有成分的交叉,極易造成某一種或幾種藥物攝入過量,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2、別人吃什么自己就吃什么

有的人喜歡道聽途說,看到別人吃什么,別人推薦什么,自己也買來吃。吃了一種覺得沒效果,又換一種。

盲目跟風的后果是,花了很多錢,買了不適合自己的補品,不僅沒有調(diào)理好身體,還可能補出了新的問題。比如陰虛體質(zhì)的人,吃了含有補骨脂、淫羊藿等成分的補品,就會加重陰虛的癥狀,輕則五心煩熱,口干舌燥,重則心悸氣短,甚至昏厥。

所以使用補品千萬不能跟風,要找中醫(yī)望聞問切,根據(jù)自己的體質(zhì),辯證選擇合適的中成藥。

3、進補過急

很多人一進補就上火,或者身體原來的不適癥狀反而加重,諸如頭暈、疲憊、困倦。 這是因為身體有瘀堵的緣故,補進去的氣血,不能順利到達需要涵養(yǎng)的位置,反而滋養(yǎng)了本來就氣血過剩或者氣滯血瘀的地方,使身體更不通暢。

如果仍然行進補,不僅無效,反而對身體有傷害,增加了身體的負累。因此中醫(yī)認為,冬季進補,需要先清后補。

身體濕氣重,就先除濕,有痰熱,應該先祛痰熱,脾胃虛弱的人則先調(diào)理脾胃,等到把身體調(diào)理到一個合適的狀態(tài),再進補,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否則就會發(fā)生“虛不受補”和“進補上火”。

進補的原則

中醫(yī)認為,進補要因人而異,對癥用藥,基本原則有“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熱之”和“熱者寒之”等。以上基本原則在實際運用中,要根據(jù)進補對象不同的身體狀況,分別采用不同的進補方法。比如要辯證進補者是陰虛還是陽虛。陰虛火旺者與陽氣不足者雖都可用補法,但前者宜用甘、涼清補。后者用辛、甘溫補。

陽氣虛弱者,根源往往在腎,腎若虛則一切陽氣皆虛,進補應注重甘溫益氣,補腎助陽,使陽氣旺盛,常用人參、鹿茸、枸杞、熟地黃等。還有一種經(jīng)典補腎益肺中藥冬蟲夏草,性味甘溫,可平補陰陽,腎陰虛和腎陽虛都可以吃。

在中成藥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有國家認證,質(zhì)量有保障,劑量和效果明確的滋補品。藥材是否道地,制作工藝是否嚴苛,組方配伍是否嚴謹,生產(chǎn)企業(yè)是否正規(guī)等都決定了一款中成藥產(chǎn)品的品質(zhì)。

蟲草參芪膏選用道地藥材,6次提煉成膏,源自明朝龔廷賢名方“長生固本方”,組方精妙,含有冬蟲夏草、人參、鹿茸三種珍貴補品,同時配以枸杞、黃芪、當歸、黨參等補氣補血中藥,共奏補氣養(yǎng)血,益腎助陽之功。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