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中藥保健食品 不該吃的別亂吃

   2005-05-14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9500
  如果你是一個健康的人,平時生活或工作中也無任何不適感覺,說明你機體保持自我平衡能力良好,此時并不需要服用任何保健品。

  如果隨意服用保健品,有可能破壞機體調控平衡的能力,產生一些不良后果。很多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身體來保持健康,不用服任何保健品。

  中國特色的食藥兩用食品

  近年來,許多不實的、虛假的保健品廣告宣傳,給保健品市場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在消費者大量投拆保健品的案例中,屬中藥范疇的保健品占有相當比重。中藥保健食品究竟是藥還是食品?它有那些特點?

  什么是保健品?

  目前我國沒有關于“保健品”的具體說明與定義。廣義說來,“保健品”涵蓋了保健食品、保健化妝品以及保健用品等諸多范圍。而人們通常說的“保健品”,一般來說是可食用的保健產品。我國衛(wèi)生部頒布的《保健食品管理辦法》規(guī)定,“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jié)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br>
  什么是中藥保健食品?

  中藥保健食品是指以中醫(yī)藥理論為指導的,在天然食物中加入衛(wèi)生部頒布的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可食藥材,經過適當加工而成為具有某些調節(jié)人體生理功能、有益于健康的保健食品。故有人稱之為“含中藥食品”。中藥保健食品是有中國特色的保健食品,是中醫(yī)食療與新技術結合的產品,具有整體調節(jié)作用,并且是天然產品。當然,中藥保健食品只能算食品,不能當作藥品使用,這一點必須明確。

  中藥保健食品的范圍

  衛(wèi)生部審批的保健食品中的確不乏有中草藥或動植物作為產品原料的。中藥保健食品的范圍包括:天然食品如水果、蔬菜、禽肉蛋、水產品等和衛(wèi)生部頒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以及可用于保健食品的藥品名單中規(guī)定的品種。中醫(yī)自古有“藥食同源”之說,即有的中藥本身是藥,但又是食品,在中藥保健食品中,食藥兩用的中藥往往起主要的保健作用,使用也最廣。

  據了解,我國目前批準適用作為保健品的“藥食同源”的中藥有87種,如常見的白扁豆、芡實、棗、蜂蜜、桑椹、龍眼、羅漢果、菊花、桃仁等等;另有114種中藥或者其有效成分也允許用作保健食品加工及使用。如:人參、五加皮、太子參、天麻、龜甲、五味子、何首烏等等。但有59種因具有明顯毒副作用的中藥而不能用作保健食品,如:川烏、草烏、巴豆、河豚、馬錢子等。

  中藥保健品不能當藥吃

  中藥保健品是姓“食”,不姓“藥”,它不能作為藥品使用。曾有一則報道,一老人從廣告上看到一種能降血壓的“保健茶”,便買來長期服用,并擅自停掉平時常服的降壓藥。一天老人血壓驟然升高,嘔吐不止,嘴唇發(fā)白,家人馬上送醫(yī)院急救。測血壓發(fā)現,老人的血壓竟然高達200/120毫米汞柱,經過緊急治療,老人總算從死亡線上掙扎出來,脫離了危險。

  這是一起典型的將保健品當藥吃而貽誤病情的例子。所以,任何保健品都不能替代藥品,雖然中藥保健品也是由中藥或由中藥的提取物組成,但這些中藥是從保健角度組方,而不是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因此,得了病還是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正規(guī)用藥,否則有可能耽誤治療時間,會使病情越拖越嚴重。

  中藥保健品與藥同用的禁忌

  保健品常由滋補食品和補益中藥組成,一般與中、西藥物之間并無特殊配伍禁忌,可以同用。但少數補益保健品與某些中、西藥物之間確有配伍禁忌,不應同用。否則一方面不利于營養(yǎng)保健品作用的發(fā)揮;另一方面二者之間相互作用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反應。

 ?。?、含人參的保健品不得與蘿卜子、五靈脂、藜蘆同用。服用人參時也不宜食用蘿卜和喝茶。

  2、含甘草、鹿茸的保健品不宜長期與水楊酸類、甲磺丁脲等合用。因甘草水解后生成甘草次酸,甘草次酸有腎上腺激素樣作用;鹿茸也有糖皮質激素成分,與水楊酸衍生物合用易引起消化道潰瘍。

 ?。?、含有仙茅、白勺、桑椹等的營養(yǎng)保健品,因含有鞣質成分,不能與硫酸亞鐵、維生素B1、酶制劑發(fā)生相互作用,使藥效降低,并可與維生素B1結合,使其從體內排出。

  保健品常由多種物質組成,實際成分一般難以了解。為避免發(fā)生配伍禁忌,應將服用營養(yǎng)保健品和服用其它中、西藥物的時間錯開1—2小時為宜。

  保健食品適合哪些人群選用?

  一般說來,保健品主要適用三類人群選用:

  亞健康人群。某些生理功能減弱或紊亂,某些特殊物質缺乏,但未達到病理狀態(tài)形成疾病的人。這些人常會有腰膝酸軟、四肢無力、情緒低落、心情煩躁、食欲不振、大便干燥、易患感冒等不良感覺或體驗,檢查又找不出什么毛病。這類人也是最適合選服保健食品進行調節(jié)的人群。

  健康的特定人群。如兒童、孕婦、重體力勞動者、高溫輻射等不良環(huán)境工作者以及運動員等和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生理或物質需求的特殊人群。

  某些疾病患者的輔助醫(yī)療應用。如腎炎的低鈉食品、糖尿病的低糖食品、癌癥的輔助食品,病后的康復食品等,可以輔助藥物或其它治療措施,促進康復,但不能代替藥物治療。

  男子服用壯陽保健品有效嗎?

  有的男士一旦出現性功能方面的毛病,就認為是腎虛,不愿去醫(yī)院求治,總迷信于這個“鞭”、那個“寶”,盲目服用一些含有溫腎壯陽藥的保健品。這是不足取的。曾有人調查過,發(fā)現市場上所售的壯陽保健品雖名目繁多,但其組成大多是鹿茸、鹿鞭、海馬、淫羊藿、陽起石之類。這類中藥對真正腎陽虛的患者也許有一定輔助功效。

  然而臨床研究證明,男子勃起功能障礙屬腎陽虛的不足10%,像腎陰虛、肝郁血瘀等也常常是致病原因。說明腎陽虛并非是性功能障礙的主要病機,盲目濫補不但起不到“壯陽”的作用,反而有可能越補越“虛”,使勃起障礙的癥狀更加嚴重。因為這類保健品(或藥品)大多性味偏熱偏燥,陰虛病人吃了更會煎熬真陰,虧虛更甚,可能出現嘴干、小便黃、心慌出汗、舌紅、口鼻出血等癥狀。此外,鹿鞭、海馬等動物類補腎品中常含雄性激素,補入太多的雄激素,有可能影響其對睪丸生精功能的調節(jié),造成損傷。所以,性功能障礙患者,在選擇這類保健品時,一定要在醫(yī)生辨癥準確的基礎上由醫(yī)生指導使用,不可亂服。正常人更莫希望靠服“補腎保健品”來提高性能力,因為這可能破壞腦垂體分泌激素,打破原有的激素平衡,進一步抑制性腺分泌,從而導致性快感消失,甚至出現陽痿。

  高考能否服用補腦保健品

  高考前最好少服用中藥保健食品。據了解,常見的中藥保健品中無外乎含有諸如紅景天、白首烏、茯苓等中藥成分類,它們在幫助睡眠、調節(jié)神經方面,可能在短時間內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很大一部分只是睡眠改善后所帶來的精神作用,以及緩釋緊張狀態(tài)的心理安慰。其實,服中藥保健品既不能提高考試成績,也不能提高智商。緊張的學習或臨近考試,可能導致學生缺乏足夠的自信心,而這不僅僅是補充營養(yǎng)所能解決的。

  醫(yī)學人士認為,對于高考學習期間的孩子,家長應在安排好孩子的膳食、合理休息及適當運動方面下功夫,這比單純服用什么補腦保健品有效得多。

  小孩吃中藥保健食品有害無益

  小孩最好不吃或盡量少吃中藥保健食品。少年兒童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主要的營養(yǎng)應當來自日常的科學膳食,從各類食物中攝取均衡的營養(yǎng)是達到健康的最佳途徑,大多數兒童并不需要特殊的保健品。中醫(yī)的觀點是“虛則補之”,就是說有“虛”的人才需要“補”。小兒一般不存在“虛”,他們身體處在不斷地生長發(fā)育之中,兒童的生長發(fā)育,有其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能人為地、隨意地加以改變。

  有些家長為了使孩子聰穎強壯,不惜花錢為孩子購服人參蜂乳、人參蜂王漿、鹿尾巴精、人參茶等等,只要孩子愿意喝,就保障供應。這不僅完全沒有必要,亂用這些保健補品還可能導致不良后果。比如,兒童長期服含蜂王漿之類的保健品,可導致內分泌失調,并促使小孩性早熟;服人參類補品可出現興奮、煩躁失眠、甚至精神錯亂等;有的小兒脾胃不好,如給予熟地、龜板、鱉甲等,常會出現食欲減退、腹瀉或便秘等癥,使病情加重。

  中藥保健品選服原則

  選用保健品應把握這樣幾個原則:

  因人而宜。選擇保健品要以每個人不同的健康狀況、年齡、身體素質酌定。例如年老體弱者可選用延緩衰老、調節(jié)免疫、抗氧化等保健食品;青少年可選擇改善記憶、視力及生長發(fā)育的保健食品;重體力及腦力勞動者,可選用耐疲勞、改善記憶的保健食品。面容晦暗及肥胖者可適當選服美容和減肥的保健食品等等。不過,這些最好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因時制宜。中醫(yī)認為人體臟腑經絡、氣血等與大自然的氣候、地域密切相關。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進補要考慮協(xié)助人體正氣的生發(fā),采用平補之劑??蛇x服含生曬參、白干參、山藥、蓮子、芡實、扁豆等之類的保健食品或藥膳。夏季,炎熱逼人且暑多夾濕,影響人的消化功能,不宜于滋膩補益。進補應以清補為原則。選用以白參、麥冬、五味子、菊花、烏梅等制成的保健茶、口服液為主,能達到養(yǎng)陰益氣、生津止渴的作用。秋季多燥,應本著“補而不峻”,“不燥不膩”的原則,潤補之劑最為適宜。選用梨、柿、杏、桑椹、百合、銀杏、銀耳、枇杷、龍眼等,能起清燥濡潤,滋養(yǎng)之功效。冬季寒冷,進補時當以溫補為原則??蛇x用脂膏滋膩之品,像“血肉有情”的動物類藥食兩用之品,滋補力最佳。如鹿茸、鹿角膠、紅參等常選之品。也可適量選用一些參茸類藥酒服。

  根據體質選服保健食品。中醫(yī)認為,人的體質有陰陽、寒熱、虛實等之分,如陽熱陰虛者,應忌辛熱溫燥之品;脾胃虛寒者,應忌食過寒過涼的滋陰之品;肥胖痰濕體質,要少用滋補厚膩之品;陰虛陽亢者,大辛大熱要禁用,當以滋陰清補品為宜。屬過敏性體質者,還要忌食易引起過敏的保健品。

  適度為宜。不管是中藥類保健品,還是西藥類保健品,劑量均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要把握適度,切忌濫補、過補,如補陰,過盛會陽氣自衰;補陽,久服可傷津耗液。

  陳年保健品不宜服。一定要注意所購保健品的保質期,過期不能服用,如出現有發(fā)霉、色變、沉淀或有腐敗味等現象,均不可再用。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