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2158道中國菜英文譯名被“規(guī)范” 四喜丸子不再叫高興的肉團

   2012-03-14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4220

  2158道中餐飯菜,有了“大名”。記者上午從2012年首都國際語言環(huán)境建設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市外辦和市民講外語辦公室近日聯(lián)合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為2158道中餐飯菜“正名”。

  目前本市有很多餐館提供英文或中英文對照菜單,一些餐館老板將中文菜名直譯成英文,鬧出不少笑話。此前流傳甚廣的笑話包括四喜丸子被譯成Four glad meat balls(四個高興的肉團),木樨肉被翻成Wood mustache meat(木頭胡須肉)等。這樣的英文菜單外國人看不懂,中國人不明白。新出版的《美食譯苑》涵蓋了八大菜系的主流菜品,從家常菜到各式大餐菜品都被收入并翻譯成外國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稱。市外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本市餐館可以參照書中標準譯法印制菜單,但不會強制推行。

  在編制菜名標準譯法時,編委會、專家團隊都進行了認真甚至是激烈的討論。童子雞此次被正名為Spring chicken(直譯為春雞)。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說,將童子雞的英文名稱定為Spring chicken是符合中英文語言特征的。童子雞的中文含義是沒有交配的小雞,而英語中一般用春、夏、秋、冬來形容小動物的年齡特征,初生到性成熟前的雞一般用Spring chicken來表示。四喜丸子被譯成Braised pork balls in gravy(肉湯中燉的豬肉丸),魚香肉絲則音譯加意譯為Yuxiang shredded pork,麻婆豆腐則音譯為Mapo tofu。陳琳表示,在進行中餐英譯時,專家團隊基本遵循了意譯為主的7項翻譯規(guī)則,力爭讓完全不懂中華文化的外國賓客一眼就能看懂。體現(xiàn)中國餐飲文化的特有食品被改用漢語拼音命名或音譯,餃子就從原來的dumpling變成了Jiaozi;類似的有包子Baozi、豆腐Tofu、雜碎Chop suey等。無法直譯或翻譯無法體現(xiàn)做法、原材料的,都使用了漢語拼音。閩系名菜佛跳墻就音譯成Fotiaoqiang,驢打滾兒則為Lǘdagunr,豆汁兒為Douzhir,這些菜的后面還加注了主要的原料名稱。

  除了菜名中的英文,今年相關部門還將對市內(nèi)公共場所各類英語標識進行檢查,及時擴充和完善新增英語標識動態(tài)數(shù)據(jù)庫;針對英語標識翻譯進行“質(zhì)量控制”,避免翻譯不準確、譯法不統(tǒng)一等現(xiàn)象。(記者賈曉宏)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quán)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