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吉林部分糧食產區(qū)因災減產 農民惜售現(xiàn)象普遍

   2012-11-14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6670

    吉林部分糧食產區(qū)因災減產抬高農民糧價預期

    玉米臨儲價應兼顧各方利益及時出臺

    近日記者在吉林省德惠、松原、榆樹等玉米主產區(qū)調研時了解到,由于新玉米開始上市,目前各地玉米價格較前期已有所回落。但受風災、蟲災等自然災害影響,部分主產區(qū)單產下降明顯、種植成本增加共同導致農民對后期玉米價格預期較高,惜售現(xiàn)象普遍。

    與此同時,經濟低迷導致玉米深加工企業(yè)需求不振、飼料需求較為剛性、以及國家政策等都對玉米價格產生影響。業(yè)內專家建議,應兼顧農民與下游企業(yè)利益,及時出臺玉米臨時收儲價,給市場各方以指引,穩(wěn)定玉米市場。

    部分主產區(qū)因災減產抬高農民對糧價預期 玉米價格走低致惜售現(xiàn)象普遍

    今年以來,國內玉米價格持續(xù)走高。但9月份后,國家儲備糧進行大量拍賣,使得青黃不接時期玉米價格反而不斷走低。

    農業(yè)部農產品監(jiān)測數(shù)據顯示,2012年8月30日,玉米全國收購均價為2309.7元/噸,較年初的2183.15元/噸上漲5.80%,9月以來震蕩下滑,10月18日以來,均價持續(xù)在2170元/噸左右,較高點回落逾6%.

    受風災、蟲災等自然災害影響,今年吉林部分玉米主產區(qū)單產同比下降幅度達到三成。同時,受物價上漲推動,今年農民種植成本有所增加,這共同導致農民惜售心理增強,對后期玉米價格預期較高。

    今年6月以來,美國大旱引發(fā)美玉米減產預期,通過電視、廣播渲染的全球玉米緊張,使玉米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也影響了農民對價格的心理預期。目前農民普遍保持觀望狀態(tài),售糧意愿不強。

    "今年自然災害太嚴重了,不僅是風災,蟲災也是打兩遍藥,產量最少影響了三成。"扶余縣新富村村民趙玉偉對記者說,今年他家玉米要看價格行情決定賣出時間。目前當?shù)孛拷镉衩變r格在1.1元/斤,他在最低1.2元/斤才會賣,而去年是以1.06元/斤的價格賣出的。"由于減產和成本增加,即使是以1.2元/斤的價格出售,也沒有去年掙得多。"他說。

    中央儲備糧松原直屬庫主任鄧安福告訴記者:"今年當?shù)剞r業(yè)生產資料上漲幅度在15%-20%,農民對玉米期望值很高。"

    經濟低迷導致玉米深加工需求不振壓低玉米收購價

    與此同時,由于經濟低迷,玉米深加工需求不振,深加工企業(yè)為控制成本,不愿給出高價收購玉米,收購普遍相對謹慎。

    鄧安福說,現(xiàn)在產糧大市松原僅有一家玉米深加工企業(yè)收糧,新糧扣除水分量后的標準價為2200元/噸(不算50元/噸烘干費),但這已經是全省最高價。

    據悉,目前吉糧集團等糧貿企業(yè)在德惠、榆樹等地的收購價格在2130-2150元/噸左右,比松原低50元/噸。而去年雖然也是2200元/噸的起價,后期價格卻一路走高。

    美資玉米深加工企業(yè)、嘉吉生化集團玉米采購接受部經理徐家萬認為,由于下游需求不景氣,后期玉米價格有可能會下調。

    該集團淀粉糖事業(yè)部總裁劉軍說,今年以來由于玉米價格高企,下游產品價格下降,整個深加工行業(yè)也產能過剩,利潤空間極大幅度地被壓縮。"預計深加工企業(yè)明年也將比較困難,這種狀態(tài)可能持續(xù)相當長的時間。"他說。

    對此,國內最大玉米深加工企業(yè)、長春大成集團副總經理鄭貴臣表示,今年該集團收購新玉米較往年推遲了近半個月,而且收購量明顯小于去年,部分原因是去年收購時已沒有陳糧庫存,需要大量收購新糧,而今年到目前還有12萬噸的陳玉米庫存。

    專家建議及時出臺"合理"玉米收儲價格

    多位業(yè)內專家認為,雖然新玉米集中上市、深加工需求不振對價格有一定的下行影響,但由于農民惜售、飼料需求較為剛性等因素,玉米價格下行空間并不大,因此綜合預計,后期玉米價格可能較為平穩(wěn)。

    鄭貴臣說,不管經濟形勢如何變動,我國飼料增長速度始終在5%左右,而今年1.8億噸的飼料需求,65%是玉米,其中1.2億-1.3億噸的需求是剛性的。"同時隨著小麥價格的上漲,小麥替代玉米的需求有所下降,對玉米飼料需求也提供了支撐。這將縮減玉米價格的下行空間。"

    鄭貴臣表示,今年玉米價格預計將維持2012年的價格水平,最高點估計在2400-2500元/噸,但價格的波動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國家政策。

    近年來國家不斷提高政策糧收購價,不僅抬升玉米市場底部,也為玉米價格上漲提供長期支撐。在當前玉米大部分已收獲,農民惜售心理增強,下游企業(yè)采購謹慎的背景下,應及時出臺臨時收儲價,以引導市場,穩(wěn)定玉米價格。

    前郭縣農業(yè)局局長王锏表示,如果臨時收儲價格定得過高,農民就會預期后期價格還會上揚,選擇惜售以等待高價,反之,又會影響到農民利益,打壓種糧積極性。"現(xiàn)在國家應該出臺臨時收儲價格,不出價、出價高或太低,都不合適。"他說。

    對此鄧安福認為,臨時收儲價應綜合考慮宏觀經濟的運行情況、農資上漲等因素,兼顧農民與下游企業(yè)的利益。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