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覃偉立) 1月15日,柳州市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成立,宣告柳州農業(yè)“挺進”互聯(lián)網,當地首批30家微商網店已陸續(xù)開通,今年推進3個電商服務試點縣,打造200家農產品網店。
據介紹,柳州市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不僅單純幫農民開網店,而是通過一系列指導生產、注冊認證、技術支持、信息咨詢、培訓經營、產業(yè)孵化等全線完整的配套服務,真正幫助農民進入電子商務銷售市場。該中心主任宣宏隆表示,據測算,目前柳州市有200多萬農民,電商中心希望今年帶動10萬農民“觸網”。在此過程中,也將形成標準化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倒逼機制。電商中心將制定生產、定價、銷售標準,只有達到進駐標準的農產品,才可以使用電商中心的認證標識。
電商中心將從網絡技術和網絡思維兩個方向進行電商推廣工作,推廣模式與其他地區(qū)有所不同,主要有兩個亮點:一是互聯(lián)網物聯(lián)網相結合,提供移動互聯(lián)網可視化。用戶通過手機掃描農產品二維碼進入電商中心微店平臺,通過物聯(lián)網實時監(jiān)控設備查看所售農產品的生產過程,還可調取各種生產數據,安全放心消費,同時倒逼生產者嚴格執(zhí)行生產標準;二是進行電商社交推廣模式,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軟件,對所售農產品信息進行定點投放,提高銷售信息受眾率,同時打造柳州農產品社交圈,涵蓋生產、銷售、加工、使用等完整產業(yè)鏈。
宣宏隆說,目前全國農產品通過電商流通的只占2%左右,而服裝等商品通過電商流通的已占20%,因此農業(yè)電商發(fā)展前景十分廣闊,希望經過幾年的努力,使柳州的農產品通過電商流通占比上升到10%。他表示,發(fā)展電商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確保物流暢通快捷。下一步,電商中心將建立統(tǒng)一的物流體系,要么構建一個快遞集散地,要么和某家快遞公司合作,專門為農戶服務。
農產品“觸網”,農民已嘗到甜頭。融安縣某金桔銷售公司是電商中心首批30家微網店之一,負責人鄧國勛說,電商中心免費幫他們“裝修”店面,并給予各種技術支持。從去年12月份試運行至中心成立當日,每天通過微網店賣出的金桔均達幾百斤,比公司在淘寶網店的銷量還多。他認為,傳播速度快、成本低是微商的主要優(yōu)勢,前景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