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是我們經常吃的主食,你有沒有想過吃得是否安全?去年7月,國家衛(wèi)計委等5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規(guī)定,饅頭、發(fā)糕等面制品禁止使用“明礬”等含鋁添加劑。時隔1年,市場情況究竟如何呢?近日,本報記者走訪了道里、道外的7個早市隨機購買了10份饅頭,送到東北林業(yè)大學實驗室通過檢測發(fā)現(xiàn),其中有4份饅頭被檢出含有鋁成分。記者再次調查發(fā)現(xiàn),在一些超市和商店內,一種叫“香甜泡打粉”其主要成分就是明礬的膨松劑赫然在售,不少市民并不知曉“禁鋁令”,依然在購買“鋁”食品。
A記者走訪
早市攤販都說
自己賣的是“純堿饅頭”
記者來到道外南十八道街早市,在附近遇到了2個賣饅頭的流動攤車,這兩處饅頭外表看起來大小幾乎相同,但其中一份饅頭又白又軟,記者買了一個,看塊頭不小,可掂在手里感覺分量較輕。記者在該攤點站了數分鐘,一屜幾十個饅頭不一會就銷售一空。
走訪中,所有攤販都對記者說,自己賣的饅頭是“純堿的”,使用酵母或“面引子”進行發(fā)酵。至于“禁鋁令”,在早市買饅頭的市民很少有人知道,“聽說過炸油條用明礬的,饅頭、包子里也含鋁嗎?”
【抽樣實驗】
10份饅頭4份被檢出含鋁
記者將隨機從7個早市買回來的10份饅頭送到東北林大做檢測,結果顯示,其中4份饅頭含鋁。
【實驗方法】
1.實驗人員先將饅頭粉碎,稱取一定量的樣品置于燒杯中,加入蒸餾水和鋁試劑,充分攪拌后靜置。
2.在比色管中加入樣品提取液和“顯色試劑”,在40度恒溫箱里水浴5分鐘,這時,比色管里的溶液若變成藍色,則表示樣品中含有鋁。
B記者調查
含鋁面食添加劑
市場上熱銷
含鋁添加劑從何而來?記者再次走訪市場發(fā)現(xiàn),超市調料區(qū)銷售的食品膨松劑種類繁多,分為酵母、無鋁害膨松劑、泡打粉和小蘇打、面堿。在道外一家微利超市,記者稱想蒸饅頭不知道用哪種膨松劑好,店員推薦購買貨架上的一種叫“香甜泡打粉”的商品。店員告訴記者,這種東西蒸出來的饅頭“有甜味,好吃”,價格也是最便宜的。當記者詢問它和酵母有何區(qū)別時,店員表示“沒啥不同”。但記者在其外包裝說明上看到,其主要成分為“明礬”。
隨后,記者來到道外承德街上的食品添加劑商店,以開面食店為名咨詢,店老板稱來他這里都是開飯店、饅頭鋪的,拿的貨數“泡打粉”最多,“一般都是十幾斤的買,老顧客還能優(yōu)惠”。為啥鐘愛這東西?據了解,無鋁膨松劑的成本要比含鋁膨松劑高出四五倍以上,在發(fā)面過程中,含鋁泡打粉快速發(fā)泡、膨化效果好,省去了傳統(tǒng)發(fā)酵所需要的長時間,且用量少,制作出來的饅頭和面包體積會更大、賣相更好。
商店里銷售的“香甜泡打粉”成分為明礬,其違規(guī)標注:可用于面包、饅頭的制作。
C專家答疑
鋁是慢性毒素
可致腦損傷、貧血
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鋁的每周耐受攝入量定位每公斤體重2毫克,換算成一個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周攝入不超過120毫克鋁才是安全的。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fā)布的《中國居民膳食鋁暴露風險評估》報告顯示,北方居民由于飲食結構中面食攝入較多,有多達60.1%的個體鋁攝入量超過國際標準,研究數據顯示我國部分地區(qū)市售蒸制面食中的鋁含量為149毫克/公斤,也就是說,這樣的“鋁饅頭”7天吃上1公斤就會“鋁超標”。
哈醫(yī)大公共衛(wèi)生學院教授董淑英介紹說,鋁在人體內是一種“慢性毒素”,長期過量攝入可影響神經和骨骼系統(tǒng)健康,由于鋁在體內比較難以代謝,會在大腦、肝臟、骨骼等組織當中沉積,出現(xiàn)腦損傷、貧血、骨質疏松等,尤其對老人、兒童危害更大,可導致兒童智力發(fā)育、運動協(xié)調能力障礙,誘發(fā)老年癡呆。
-特別提醒
正常的食物里鋁含量很少不必擔心,但部分街邊攤點上的油條、饅頭、面條以及兒童愛吃的膨化小食品,由于違規(guī)使用含鋁添加劑可能會超標嚴重。
專家教你挑饅頭
“鋁饅頭”
虛胖,松軟個大分量輕。一捏就癟不還原,掰開后內部蜂窩較大,入口即化吃起來像發(fā)糕。
傳統(tǒng)發(fā)酵饅頭
白中微黃,有股淡淡的面香或堿味;捏在手里不會干癟,內部緊實,更有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