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來臨,氣溫驟降,又到了吃火鍋的季節(jié),望著紅彤彤的鍋底,涮上各式各樣的肉菜,再喝上一兩瓶啤酒或者冰鎮(zhèn)飲料,整個冬天的寒冷都仿佛在火鍋的熱氣中消失殆盡。
肉類無疑是食客們最喜愛的火鍋食材之一,不少商家更是推出了“進口肉卷”來滿足肉食愛好者,那么進口肉類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消費者們又該如何挑選,咱們不妨邊吃邊聊。
準備&開涮
NO.1哪些國家(地區(qū))可以向我國出口肉類產品?
我國對進口肉類產品實施檢驗檢疫準入制度。對于已獲得準入可以對我國出口肉類產品的國家和地區(qū)及其肉類品種、出口企業(yè)等信息,海關總署定期更新并在官網公開(可進入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信息服務—業(yè)務信息—進口肉類監(jiān)管重要信息欄目中查看)。
網址:http://jckspj.customs.gov.cn/spj/zwgk75/2706880/jckrljgzyxx33/index.html
NO.2 進口肉類包裝和標簽都有哪些要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進口鮮凍肉類產品,內外包裝上應當有牢固、清晰、易辨的中英文或者中文和出口國家(地區(qū))文字標識,并標明以下內容:
產地國家(地區(qū))、品名、生產企業(yè)注冊編號、生產批號;外包裝上應當以中文標明規(guī)格、產地(具體到州/省/市)、目的地、生產日期、保質期限、儲存溫度等內容,必須標注目的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加施出口國家(地區(qū))官方檢驗檢疫標識。進口食品內外包裝有特殊標識規(guī)定的,按照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進口預包裝的肉類及其產品中文標簽應當符合我國預包裝食品標簽國家標準要求。
NO.3 進口肉類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包含哪些內容?
經檢驗檢疫合格的,海關簽發(fā)《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準予其生產、加工、銷售、使用。《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會注明進口肉類產品的集裝箱號、生產批次號、生產廠家名稱和注冊號、嘜頭等追溯信息。
NO.4 如何辨別市場上購買的肉類產品是經過正規(guī)合法途徑進口的?
消費者可以登錄海關總署網站查詢《符合評估審查要求的國家或地區(qū)輸華肉類產品名單》,選擇準入名單內的肉類產品進行購買。消費者可通過包裝標識來甄別正規(guī)進口肉類及其產品,正規(guī)進口產品內外包裝須有中文標識,注明產品的品名、規(guī)格、生產企業(yè)、目的地、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同時,消費者可向商家索取《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上會列明產品名稱、數重量、生產日期/批號等信息,若有疑問可向出具證明文件的海關部門咨詢(電話:區(qū)號+12360)。
NO.5 對檢驗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海關如何處置?
進口肉類經海關合格評定不合格的,由海關出具不合格證明;涉及安全、健康、環(huán)境保護項目不合格的,由海關書面通知進口商,責令其銷毀或者退運;其他項目不合格的,經技術處理符合合格評定要求的,方準進口。相關進口肉類不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技術處理或者經技術處理仍不合格的,由海關責令進口商銷毀或者退運。
NO.6 走私肉風險大不大?
疾病傳播隱患:可能來自疫區(qū),安全難保障。
動物疫?。喝忸惍a品如果來自疫區(qū),因缺乏檢疫,可能引起禽流感或口蹄疫等動物疫病的傳播,對國內養(yǎng)殖業(yè)造成危害。
新冠病毒:肉類如果來自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國家或地區(qū),可能存在極大的疫情傳播風險。特別是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調查提示,新冠病毒具備通過貨物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
產品質量隱患:反復解凍,易滋生細菌。
有毒有害物質超標:未經檢驗檢疫的肉類產品未落實進口國(地區(qū))及出口國(地區(qū))監(jiān)管,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重金屬、獸藥殘留等有毒有害物質。
海關溫馨提示:為了我們的飲食安全,無論是海外進口還是國內生產,大家一定要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經檢驗檢疫合格的肉類產品,這樣我們才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供稿單位:濟南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