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點錢可以,別要我命”,有網友對食品企業(yè)、餐飲企業(yè)發(fā)出這樣的無奈感嘆。6月30日,“遼寧餐飲業(yè)食品安全大會”在人民大廈召開。遼寧省內130多家餐飲企業(yè)負責人一起探討如何讓消費者到飯店吃得安全問題。
與會專家認為,目前,遼寧餐飲企業(yè)和消費者對添加劑問題認識都十分模糊,甚至“談添色變”。專家提出,只要正確掌握食品添加劑劑量,盡量選用天然動植物添加劑,無論自制配料還是外購配料,只要把握好上游進貨渠道安全,就能保證消費者吃得安全。
本次“遼寧餐飲業(yè)食品安全大會”由省飯店協會主辦、省服務委、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省食品安全委員會、省綠色飯店工作委員會共同參與。
沈陽火鍋企業(yè)“亮出鍋底”
4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通知要求全國各地自制火鍋底料、自制飲料和自制調味料的餐飲企業(yè),須在今年5月底前向監(jiān)管部門備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并予以公示;遼寧很多大型連鎖餐飲企業(yè)主動曬出配料表,與此同時,也有部分企業(yè)有著秘方外泄的擔憂。
據了解,僅沈陽市就有餐飲單位1.5萬余家,火鍋餐飲單位達到3000余家,已有近2000家備案登記,對于“新規(guī)”,所有的餐飲企業(yè)都要將使用的添加劑公示。
添加劑“添”還是“不添”?
于連富稱,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化食品加工業(yè),就沒有豐富、多彩的食品種類。只要按照國家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而那些“非法添加行為”,是將三聚氰胺、瘦肉精、蘇丹紅、孔雀藍這些“非食品添加劑”添入食品,敗壞了食品添加劑的名聲,其實正當使用符合國家要求的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老百姓無需“談添色變”。
怎樣才能保證飯店餐飲安全?
觀點1:飯店自制配料
自制高湯配料健康、特色
為避免一些非法的添加劑成分,有的飯店認為,自制調味料比較好,因為這樣可以根據自身菜品定位、季節(jié)變化等因素適時變動配方,制造個性化基礎底料的同時,還具有菜品特殊風味,成為金字招牌。以餐飲企業(yè)中需求量巨大的底湯和二湯制作為例,經驗豐富的大師傅以大骨、母雞、火腿等原料進行長時間地熬煮,煲出的湯品鮮美、香醇,具有自己的特色。
專家觀點:上游肉、菜原料質量難保證
現場食品專家認為,由于飯店餐飲處于食品安全鏈條的最末端,上游環(huán)節(jié)的食品安全對餐飲食品安全的影響很大,一些“無廠名、無標準、無包裝”的農副產品及原料按食品相關管理規(guī)范都屬于“三無產品”,一旦進入飯店肯定會影響菜品的出品質量。另外,大部分餐飲企業(yè)很難像食品加工企業(yè)那樣建設專門的化驗室,對各種食品安全性進行安全檢驗。
觀點2:飯店外購配料
外購配料并設立責任人制
有的飯店認為,餐飲企業(yè)實行廚師長負責制,原料、配料由專人采購,由廚師長最后把關。對于外構的食材,如魚、肉、蛋、菜等一般通過看、摸、聞、嘗等方式來判斷其質量和品質。
專家觀點:仍不能保證了解所有配料安全
食品專家認為,如蠔油、雞精、麻將、骨湯料等配料,只能由檢驗證明、產品說明以及供應商介紹等方面來判斷,大部分餐飲企業(yè)缺少對生產企業(yè)的考察和真正了解,一些小、雜、亂、差的廠家生產的雜牌食品配料產品質量低劣,一旦控制不好流入飯店,會對飯店造成不可估量的責任風險。
專家觀點總結
外購、自制配料都需把握“進貨關”
會上食品專家說,對于餐飲企業(yè),既要考慮食品安全責任又要考慮企業(yè)自身發(fā)展,在經營中如果對原料基地、供應商、采購產品具備完善的檢驗控制能力,自制配料當然最好。對于食品添加劑,專家建議餐飲企業(yè)合理使用、規(guī)范使用,用得越少越好,即使使用,也盡量選用天然動植物合成的添加劑。本報記者徐微微文并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