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幼兒園伙食粥不見米湯如清水 孩子總喊餓 家長好心疼

   2011-09-05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8090

    深圳商報記者 秦興梅

    市民余先生日前向深圳商報熱線反映,他的外孫女上周進幼兒園讀小班,但是接連兩天他們都無法了解幼兒園的伙食狀況,詢問孩子也講不清楚。記者在調(diào)查中了解到,隨著新學年的開始,幼兒伙食作為教學和學費之外的又一重要問題,備受家長關注。然而,不少民辦幼兒園"吃"的沒有"寫"的好,甚至有幼兒園給孩子吃剩菜節(jié)約開支。

    兩菜一湯縮水了?

    據(jù)余先生介紹,他的外孫女9月1日開始在布吉一家民辦幼兒園上小班,每個月的伙食費為250元,包早、午餐和午點。但幼兒園門禁森嚴,家長除指定的開放日外不能隨便進園。想了解吃的啥,只能待孩子回家問個究竟。但3歲的孩子對伙食怎樣、能否吃飽,幾次都答不上來。

    余先生非常著急地對記者說:"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周5天,每天兩頓都在幼兒園用餐,伙食好壞與幼兒體格成長狀況有很大關系。但是家長們了解和監(jiān)督幼兒園的條件是非常有限的。難道一切都只能靠園方良知?"

    與之有同樣擔憂的潘女士表示,她日前整理兒子的物品時,發(fā)現(xiàn)幼兒園上學期提供的"生活照"是孩子們就餐時的狀況。不看不打緊,一看讓她很是吃驚:幼兒園說午餐是兩菜一湯,而幾個孩子的小碗里只有青菜和米飯。潘女士說:"園方解釋'其余的一菜一湯為鏡頭沒拍到'.但真實情況是怎樣?無從知曉。"

    家住羅湖的梁先生夫婦都是雙職工,孩子辦了晚托。但梁先生發(fā)現(xiàn),幼兒園晚餐給孩子們吃中午剩下的。因為兒子的回答中,中午吃什么晚上就吃什么。市民周小姐的一對雙胞胎小侄女在寶安區(qū)新安街道某民辦幼兒園上學,飯量小得"跟貓一樣",但在幼兒園仍喊吃不飽。有次,她母親送孩子晚了正趕上幼兒園吃早餐,看到每個孩子的小碗里僅分到一點點清湯面條,于是她每天去幼兒園接孩子自備面包和牛奶。

    白粥只見湯水不見米

    根據(jù)這些市民反映的情況,記者以幼兒入托的名義聯(lián)系了龍崗區(qū)多家幼兒園。在平湖街道南園的一家民辦幼兒園,園方告訴記者,他們的招生正在進行中,家長可以帶孩子到幼兒園參觀。當記者提出欲考察其他班級幼兒的伙食時,遭到拒絕。園方說,每周的伙食在幼兒園門口貼著,家長可以去那里看。

    在南灣街道的一家民辦幼兒園,園方同樣拒絕了考察伙食的要求,說該園每個月220元/童的伙食費怎么吃的,食譜都在墻上公示。如果送托時孩子們正在吃早餐,可以隔著鐵門看;如果要看午餐則不行,會影響幼兒園教學和管理秩序。

    幼兒園墻上公布的食譜真的可信嗎?2011年3月24日,因教師罷課,記者在趕往寶安區(qū)西鄉(xiāng)流塘幼兒園采訪時被家長們團團圍住。幼兒的伙食差是家長們投訴的重點。一名家長告訴記者,盡管幼兒園的墻上公示了早餐、午餐和午點的食譜,但幼兒的實際口糧被克扣。有天,幼兒園公布的早餐是饅頭、白粥,但他親眼看到每名幼兒領到了一個沒有拳頭大的廣東饅頭和一勺米湯。難怪孩子下午回家直喊餓,"吃得跟狼似的".

    當天中午,記者在該園看到,每名幼兒分到了一小碗清湯,邊喝湯邊就著一小勺蒸水蛋吃白飯。經(jīng)對比該園公示墻的食譜,記者得知,原來這碗清湯是"海帶龍骨湯".

    教育部門稱很少接到投訴

    寶安區(qū)教育局表示,為加強幼兒園幼兒伙食及伙食費的管理,規(guī)范辦學行為,該區(qū)早在2009年5月就制訂下發(fā)了《寶安區(qū)幼兒園幼兒伙食管理暫行辦法》。

    龍崗區(qū)教育局表示,2011年以來,該局只接到過一個家長關于某幼兒園飯?zhí)霉┙o飯量太少的投訴,并成立了家長伙食委員會定期做膳食調(diào)查,每周公布菜譜。該局對幼兒身體健康高度重視,要求各幼兒園伙食收費項目及標準按規(guī)定上報、備案和公示,依此作為年度檢查合格的重要標準。此外,該局還不定期開展幼兒園膳食管理工作專項檢查。目前全區(qū)有64%的幼兒園通過規(guī)范化驗收。

    在福田一家幼兒園,園方負責人也表示,盡管有家長在論壇上傳照片質(zhì)疑,但他們沒有克扣學童伙食。幼兒園有家長自薦組成的伙食委員會,每月至少檢查一次伙食。如果幼兒園伙食不好,家長們可以監(jiān)督投訴。

    幼兒園訴物價上漲經(jīng)營不易

    采訪中記者獲悉,新學期以來,我市有相當數(shù)量的幼兒園以"提高伙食標準"為由掀起漲價潮。眾多民辦幼兒園認為每月收150至200元的伙食費難以承受幼兒每天"兩餐一點"之重,已通過各種途徑在事實上收取了高于上學期的費用或壓縮伙食標準。

    記者抽取了今年上半年公布的我市部分民辦幼兒園2010年審計報告,發(fā)現(xiàn)部分幼兒園截至2010年12月31日已經(jīng)出現(xiàn)虧損。一家幼兒園的管理者表示,2011年上學期,該園的伙食費開始持續(xù)虧損,而且虧損額逐月遞增。菜價、肉價、米面、煤氣、食用油都一直在漲,園方屬于社會辦學,只能請求家長按照虧損的額度進行填補。如果通過漲價保證孩子吃飽、吃好的途徑被"凍結(jié)"了,園方只能減少伙食分量,比如雞中翅變成小雞塊。

    家長無從投訴也不敢投訴

    對于教育主管部門"不投訴"而幼兒園又叫"窮"的說法,許多受訪家長向記者表達了無奈。一部分意見是:孩子吃了什么無從得知,也就無法投訴;另一部分意見是:孩子吃不好回家補,投訴無用甚至不敢投訴。

    南山后海的楊先生說,他每天去幼兒園接孩子都會詢問"今天吃了什么",但孩子隔兩天就會說"雞蛋、玉米、蘿卜、青菜……"究竟每個幼兒能分到多少,能不能吃好,家長無從知曉。雖然有第三方審計幼兒園的伙食開支,但如果園方有心造假,就很難做到有效監(jiān)督。

    羅湖的方女士說,兒子有次在幼兒園吃完晚餐回家還鬧著要吃雞蛋,說"我在幼兒園好久沒吃過雞蛋了".雖然小孩饞嘴說話有夸張的成份,但這話著實令家長吃了一驚。即使如此,他們也從來沒有向園方投訴,因為怕孩子遭報復。老師不打不罵也不用多說,給幾個不友善的眼神,小孩子就懵了。一些孩子突然不愿意去幼兒園了,問他也不肯說理由,那多半就是被老師批評了。

    寶安的馮女士說,她倒是不止一次希望通過老師向園方反映孩子吃不飽,但不見成效。多數(shù)民辦幼兒園老師要靠上各類培訓班、興趣班才能夠拿到一千多元的最低工資。馮女士說:"在自己都為養(yǎng)家糊口犯愁的情況下,老師怎么有心思關心孩子是否吃好、吃飽?要想孩子吃好,我們只能靠自己回家加餐。"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