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牛傳染性角膜結膜炎的診治

   2009-02-18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1073


    牛傳染性角膜結膜炎又名紅眼病,是危害牛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水牛發(fā)病較多。其特征是眼結膜和角膜發(fā)生明顯的炎性癥狀,眼結膜紅腫外翻,胬肉增生眼之黑白睛上,而成外障。伴有大量流淚,之后發(fā)生角膜渾濁,渾濁物呈乳白色。本病為一種多病源的疾病,主要病源為牛摩氏桿菌(又名牛嗜血桿菌),但以此菌單獨感染不能引起發(fā)病,只有在強烈的太陽紫外線照射下才產(chǎn)生典型的癥狀。其他的病源菌據(jù)已經(jīng)報道的還有類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和某些病毒,病源存在患牛眼分泌物中,通過直接或親密接觸、蠅類或某種飛蛾可機械傳播本病。

    一、發(fā)病原因。外感風熱濕邪,內傷勞役,缺少水分或肝經(jīng)風熱,肝火上炎,腎水不足,風火聚結于眼,而致眼結膜紅腫,角膜浸潤,鞏膜充血,俗稱“紅眼病、火眼病”。

    二、臨床癥狀。有淚者病輕,初起眼睛發(fā)紅,畏光羞明,流淚連連,眼角有大量黃稠分泌物,嚴重時則眼瞼外翻,布滿血絲,胬肉逐漸增生,形如蚌肉,眼瞼高腫如梨,遮閉眼珠,病牛痛癢難受,時有不安的表現(xiàn),常有后蹄扒踢患眼或揩樹擦樁,時久發(fā)生潰瘍,流出膿性分泌物(眼屎)及血清樣液體。無淚者病重,突出的胬肉逐漸伸展,遮蓋白眼(鞏膜),繼則侵及黑睛(角膜),使角膜浸潤出現(xiàn)白膜障,行走時步度抬高,嚴重影響病牛的視力,甚至失明。

    三、治療方法。

    內治和外治相結合。

    1、內治:以祛風清熱明目為主。用“梔子勝奇散”:山梔子60克、炒白蒺藜30克、谷精草30克、木賊草30克、草決明30克、荊芥穗30克、密蒙花30克、曼荊子30克、蟬蛻30克、粉甘草30克、羌活30克、防風30克、川芎16克、菊花50克,水煎去渣,候溫灌服。

    2、外治:以消炎退腫、清除腐蝕胬肉和眼肉云翳為主。用“冰鹽散”:冰片2克、竹節(jié)灰2克、食用鹽50克,用黃泥約500克捏成團,將50克食用鹽放入泥團中央搓勻,于文火中煨至黃泥發(fā)黃稍黑,取出泥團拍開將鹽取出,待冷透后碾成粉末,加入冰片碾末裝瓶備用。在用該散之前應先將黃連10克水煎,取澄清液冷卻后,加入80萬青霉素1瓶,地塞米松3支,每支1毫升。洗眼后,用細筆筒蘸取散劑吹入眼內,每天2-3次,2天后逐漸痊愈。

    四、護理。經(jīng)常用淡鹽水沖洗牛的患眼,減輕患畜勞役,嚴重時停止使役,靜養(yǎng)于清涼處,避免中午日光照射,給飲以充足的清水。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