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濟南一廢品站內(nèi)藏“世界洋酒工廠” 供假酒“坑爹”

   2011-10-27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3410

  

  ▲查獲的假洋酒商標和假洋酒液。

    "我這里啥洋酒都有,專供KTV、夜總會、酒吧……"近期,一名叫"阿偉"的男子總是現(xiàn)身于省城不少KTV、夜總會。10月25日,歷下警方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跟蹤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阿偉"的洋酒是用30多元一桶的洋酒液和幾塊錢一個收來的洋酒瓶灌裝出來的。而生產(chǎn)者就是"阿偉",他從事廢品收購。

    ●"收"來商機

    "阿偉"其實叫王明(化名),今年36歲,來自泰安。

    2006年,王明和妻子一起來到濟南靠收購廢品為生,并在邊家莊附近租賃了一處民房用于存放收來的廢品。

    一開始,王明和妻子經(jīng)常天不亮就騎著車子外出收廢品,兩人回家時已是夜色深沉。如此辛勞但收獲不多,這讓王明不由動了歪念。

    歷下公安經(jīng)偵大隊的民警介紹,王明經(jīng)常去KTV、夜總會等娛樂場所收購廢舊酒瓶,細心的他發(fā)現(xiàn)這些洋酒瓶有真有假。他感覺可能是有人以假充真。

    一瓶洋酒一般售價都數(shù)百元,而洋酒瓶不過五六塊錢一個。望著自己收購來的各種洋酒瓶,王明覺得找到了商機。

    ●"網(wǎng)"學技術(shù)

    2011年5月份,利用收購廢品之便,王明從各KTV、酒吧收來了大量空洋酒瓶??墒侨ツ睦镎伊畠r的洋酒呢?

    通過網(wǎng)絡(luò),王明的難題很快迎刃而解。

    在網(wǎng)上,他找到了一個專門造高仿洋酒的QQ群,并加入其中。

    這個群里,有銷售假洋酒液的,有專供假洋酒標簽包裝的,甚至有賣防偽標志的;還有傳授如何灌裝技術(shù)的。

    利用這個"高仿洋酒群",王明先是聯(lián)系上了龍口一名男子,訂購了假洋酒液;隨后,又聯(lián)系了廣東一名男子買來各種假洋酒的瓶蓋、標簽及外包裝等。

    ●"桶"造假酒

    有了酒瓶、假酒液、商標和標簽,王明開始在自己的廢品站造酒。

    他先買了一個大鐵桶,然后在底部焊上幾個水龍頭,一個灌裝設(shè)備就成形了。

    10月26日下午,歷下公安刑警大隊四中隊倉庫內(nèi),擺滿了各種已封箱的洋酒,軒尼詩、芝華士、百齡壇、帝王、黑方等品牌應(yīng)有盡有。除此,倉庫另一邊還堆滿了大量收購來的空洋酒瓶,上面灰跡斑斑……

    "王明的妻子負責將空酒瓶洗刷、晾干。"歷下公安經(jīng)偵大隊的民警向記者演示了王明的造假過程,別看這么多不同品牌的洋酒,其實都是從一個桶里灌出來的,只是穿的"衣服"不一樣而已。

    王明將一桶桶假洋酒液倒進鐵皮桶,扭開下方的水龍頭后,就用空瓶進行灌裝。灌裝結(jié)束后貼上商標,用風干機吹干、塑封機封蓋;成瓶包裝后,再裝箱用熱塑機封箱。

    ●"賣"出暴利

    "市面上,像軒尼詩、芝華士或黑方,真品單瓶價格一百到三百元不等。"歷下公安經(jīng)偵大隊的民警為王明算了一筆賬,"而在他這里論箱賣,最貴的軒尼詩不過360元一箱,每箱12瓶,相當于30元一瓶。"

    而王明的假洋酒液,一桶六升,每桶三十多元,能灌裝六瓶洋酒。假商標包裝、瓶蓋的錢每個不過幾毛錢,再加上空洋酒瓶,王明造一瓶假洋酒的成本不過十塊錢左右。

    民警說,王明一轉(zhuǎn)手就能獲利兩倍,"而KTV、酒吧再往外賣就是幾百元".

    ●收廢品成副業(yè)

    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跟蹤調(diào)查,10月25日晚歷下警方將這個藏身于廢品收購站的洋酒黑作坊一舉查獲,當場查獲成品假洋酒500多瓶,同時收繳造假原料洋酒汁60多桶。

    "我們進門時,王明和他的妻子還在灌裝呢。"更讓民警詫異的是,除了假洋酒,現(xiàn)場還有200多瓶330ml裝的啤酒。

    原來,從2011年五月份造假開始,王明嘗到了甜頭,不僅收廢品成了副業(yè),他的觸角還伸向了洋酒以外的啤酒、紅酒。

    "王明從酒吧、KTV里收來那種330ml的小瓶,然后用15元一捆的廉價啤酒進行灌裝。"民警說,15元一捆的廉價啤酒,9瓶裝,每瓶580毫升,一共能灌裝15瓶,"這些小瓶啤酒賣給KTV、酒吧,價格又能翻一倍。"

    ●明知故買

    面對民警,王明交代,他現(xiàn)在生產(chǎn)的假洋酒是別人訂購的,"他的訂單比較多,生產(chǎn)不過來,就要我?guī)兔Υa(chǎn)。"

    10月26日下午,根據(jù)王明的供述,歷下警方又順藤摸瓜將藏匿于白鶴莊附近一居民院內(nèi)的又一制售假洋酒的窩點端掉。

    據(jù)了解,這倆黑作坊生產(chǎn)的假酒,多流向KTV、夜總會、酒吧等處。

    "這些地方通常燈光昏暗,很少有人會仔細辨別。"民警說,雖然假酒的口感很差,但由于不少人都是酒后去娛樂,所以很難發(fā)現(xiàn)。

    同時,王明所賣的假酒遠低于市場價格,一看就知是假酒,但是仍有部分KTV、酒吧老板為追求暴利而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主動購進這樣的假酒。

    目前,此案歷下警方仍在進一步調(diào)查審理中。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quán)隱私  |  服務(wù)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wù)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