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日報道問題雞蛋后,3日家住洛河小區(qū)的市民姜女士打來電話,說自己家里也買到了"橡皮雞蛋",而且已經(jīng)食用了1個多月。超市相關負責人說,"橡皮雞蛋"形成的原因有三個。
"煮出來的雞蛋蛋白泛紅,蛋黃還挺筋道,嚼也嚼不動,沒大有雞蛋味兒。"姜女士說,雖然一開始就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但并沒放在心上。記者來到她家后,姜女士煮了十幾個雞蛋。剝開幾個,確實如她描述的那樣,蛋白微微泛出粉紅色,蛋黃呈膠質狀,很有彈性,掰開看,也沒有粉末掉下來。
接著記者和姜女士來到出售雞蛋的超市。因為小票丟失,經(jīng)過協(xié)商,姜女士獲得部分雞蛋退款賠償。
超市相關負責人說,"橡皮雞蛋"形成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母雞進食油性飼料,二是氣溫較低將雞蛋凍壞,三是雞蛋正處于孵化期。
目前,超市的雞蛋供應商已將姜女士提供的問題雞蛋送到畜牧單位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