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各種維生素作用表

   2013-04-12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8260

  維生素是個龐大的家族,就目前所知的維生素就有幾十種,大致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前者包括維生素A、D、E、K,后一類包括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以及許多“類維生素”。

  現在醫(yī)學上發(fā)現的維生素主要有: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A:維持正常視力,預防夜盲癥;維持上皮細胞組織健康;促進生長發(fā)育;增加對傳染病的抵抗力;預防和治療干眼病。

  維生素D:調節(jié)人體內鈣和磷的代謝,促進吸收利用,促進骨骼成長。

  維生素E:維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肌肉正常代謝;維持中樞神經和血管系統(tǒng)的完整。

  維生素K:止血。它不但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而且還能促使肝臟制造凝血酶原。小兒維生素K缺乏癥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B1:保持循環(huán)、消化、神經和肌內正常功能;調整胃腸道的功能;構成脫羧酶的輔酶,參加糖的代謝;能預防腳氣病。

  維生素B2:又叫核黃素。核典素是體內許多重要輔酶類的組成成分,這些酶能在體內物質代謝過程中傳遞氫,它還是蛋白質、糖、脂肪酸代謝和能量利用與組成所必需的物質。能促進生長發(fā)育,保護眼睛、皮膚的健康。

  泛酸(維生素B5):抗應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術后腹脹。

  維生素B6:在蛋白質代謝中起重要作用。治療神經衰弱、眩暈、動脈粥樣硬化等。

  維生素B12:抗脂肪肝,促進維生素A在肝中的貯存;促進細胞發(fā)育成熟和機體代謝;治療惡性貧血。

  維生素B13(乳酸清)。

  維生素B15(潘氨酸):主要用于抗脂肪肝,提高組織的氧氣代謝率。有時用來治療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維生素B17:劇毒。有人認為有控制及預防癌癥的作用。

  對氨基苯甲酸:在維生素B族中屬于最新發(fā)現的維生素之一。在人體內可合成。

  肌醇:維生素B族中的一種,和膽堿一樣是親脂肪性的維生素。

  維生素C:連接骨骼、牙齒、結締組織結構;對毛細血管壁的各個細胞間有粘合功能;增加抗體,增強抵抗力;促進紅細胞成熟。

  維生素PP(煙酸):在細胞生理氧化過程中起傳遞氫作用,具有防治癩皮病的功效。

  葉酸(維生素M):抗貧血;維護細胞的正常生長和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

  維生素T:幫助血液的凝固和血小板的形成。

  維生素U:治療潰瘍上有重要的作用。

  維生素是人體營養(yǎng)、生長所需的有機化合物。機體如果缺乏維生素,就會出現某種疾病。因此有些人認為維生素是營養(yǎng)素,攝入是“多多益善”。人需要維生素越多越好嗎?答案是否定的。合理營養(yǎng)的關鍵在于“適度”。過多攝入某些維生素,對身體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我們知道,維生素大致可分為水溶性(維生素B、C)和脂溶性(維生素A、D、K等)兩大類。水溶性類的維生素多余部分一般可隨尿液排出體外,脂溶性類的維生素A或D,多余者不能排出體外。這樣就給人們一個印象以為水溶性維生素食多了無害,有人主張每日口服維生素C3—5克以達到保健的目的。其實這是有害的,實驗證實,長期日服維生素C1克以上時,可引起草酸尿、高尿酸血癥、高外血癥。有的人全身可出現皮疹、浮腫、血壓下降、惡心。在脂溶性維生素中,以維生素A和維生素D服用量過大而引起的中毒最為常見。維生素A過剩時,將引起不眠、氣喘、眩暈、脫發(fā)、惡心、腹瀉等癥;維生素D過剩時,可引起食欲不振,倦怠、便秘、體重下降及低燒等。

  正常人每日需要維生素C50—100毫克,維生素A2500—3000國際單位,維生素D300—400國際單位。

  從營養(yǎng)上講,所謂維生素應該是人體不能合成(或合成數量不能滿足需要)而在人體正常代謝過程和調節(jié)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一類物質。它們是必須由食物供給的營養(yǎng)素。因此缺乏時就會出現某種典型的臨床癥狀。截止目前為止并未發(fā)現因缺乏苦杏仁甙而患任何缺乏癥的,因此這兩種物質根本不能稱為維生素。

    【相關閱讀】

    趁著春天多補鈣

    爛嘴角就要補維生素?專家:不可一概而論

    維生素飯后吃最好?

    怎么選復合維生素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