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第三方機構如何承擔食品安全監(jiān)管之重

   2012-03-27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7690

  ●南方日報記者 歐志葵

  實習生 徐少申

  雅培與CER的“口水戰(zhàn)”隨著雅培方律師信的發(fā)出,或將升級為法律戰(zhàn)。不過,消費者最關心的雅培奶粉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至今仍未有權威解答。昨天,雅培方面對于是否重新送檢一事,截止記者發(fā)稿時未有回應。此前CER曾宣稱將報告送達廣東省質監(jiān)局進一步調查,昨天,該局回應稱,經調查,沒有收到過上述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由第三方機構發(fā)起的食品安全研究報告在國內引起強烈震動,各方激辯不休。在當前國內食品安全監(jiān)管力量不足、食品事故頻發(fā)的背景下,究竟該如何看待第三方研究?

  ■最新進展

  廣州消費市場:雅培銷售受沖擊

  Cer Research關于雅培奶粉的報告在中國產生了強大的沖擊波。記者昨天走訪消費市場發(fā)現,零售終端率先出現負面效應。

  記者在廣州市場也發(fā)現,有嬰兒用品專賣店在雅培奶粉貨架前掛出雅培公司的聲明向消費者進行解釋工作,在愛嬰島嬰兒用品店內,銷售人員看到記者對喜康寶奶粉表示質疑,立即拿出了一份報道雅培奶粉可能遭遇“商戰(zhàn)”的報紙,稱這件事是國內其他奶粉廠家的炒作。昨天,廣州家樂福表示,在該賣場的雅培奶粉銷售暫未出現異常,但該公司已要求供應商提供每批產品檢測報告。

  省質監(jiān):未收到報告

  對于消費者來說,更關心的是雅培奶粉食品質量是否安全?然而,截止目前,尚無權威解答。昨天,廣東省質監(jiān)局告訴記者,該局經調查,沒有收到CER公司的關于雅培奶粉的檢測報告。此前,有報道稱相關報告已送達省質監(jiān)局,當局表示將進一步調查。

  那么,雅培公司方是否會重新送檢產品以證清白?對此,昨天雅培方面并未回應。據雅培方面稱,該公司嬰幼兒配方奶粉均符合市場標準,產品絕對安全。

  CER公司:堅稱報告公正,接受任何質疑

  “我們的報告是公正的,并接受來自任何方面的對報告上的質疑。”昨天,Cer Research CEO晏格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公司已經收到雅培發(fā)來的律師函,但對雅培進一步的舉措并不明確。

  “如果雅培質疑報告結果的真實性,Cer Research也接受重新檢測。”晏格文說。CER公司在最新聲明中稱,顯然雅培花了大筆款項在律師費和公關費用上。其實他們只需要提供相同批次的產品再做一次檢測就行了,這比簡單重復“我們的產品絕對安全”更有效率。

  針對外界質疑CER公司獨立第三方身份,昨天晏格文向記者表示“意外”。據介紹,Cer Research是一家專做企業(yè)、行業(yè)調查的研究機構,曾單獨做過一些調查研究,涉及太陽能、豬肉、服裝等多個行業(yè)。此次調查是他們第一次涉及奶粉行業(yè),沒有接受任何機構的委托。

  ■新聞延伸

  對第三方檢驗報告不必反應過度

  此次雅培“質量門”事件引爆者為自稱獨立第三方機構發(fā)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對第三方機構的研究報告,其可信度有多高?有專家認為,在當前國內食品安全監(jiān)管力量不足、消費者信息獲取途徑有限、食品事故頻發(fā)的大環(huán)境下,第三方研究可作為食品安全監(jiān)管的有效補充力量。不過,也有專家指出,當前市場不成熟,部分機構不排除有商業(yè)目的。

  第三方研究有利于消費者及時獲取信息

  “此次CER因公布雅培奶粉的研究報告,引起國內強烈反應,承受了很大壓力,現CER決定不再公布另外五個品牌奶粉的檢測報告。這對于消費者來說,太可惜了!消費者又失去了解更多品牌產品信息的機會。”昨天,國內乳業(yè)資深專家王丁棉指出,從第三方公布產品研究報告事件來說,我認為是積極的、有益的,一是它維護了消費者利益;二是可發(fā)動第三方、消費者加強對企業(yè)的監(jiān)管。

  王丁棉認為,第三方研究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充分認識產品的信息,因為消費者現在從第三方或者是監(jiān)測部門弄到的信息是有限的,“消費者在一種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很難準確判斷這個產品到底好與不好,是不是適合我的選擇。”

  據了解,在國外,不少國家的產品質量隱患、預警均是第三方機構率先發(fā)現的,同時不少國外政府部門也積極發(fā)動民間力量,加強對企業(yè)、對產品質量安全的監(jiān)督,為消費者提供更多信息。記者昨天查閱相關資料發(fā)現,加拿大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中,其中有一條加拿大食品監(jiān)督署擁有 22個實驗和研究機構,它們負責提供科學咨詢、發(fā)展新技術、提供檢測服務和進行研究。美國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里,也有關于組織、支持和鼓勵食品安全方面的科研和合作的規(guī)定。

  如去年4月,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院發(fā)布研究報告稱,該機構化驗雀巢、喜寶在內的知名嬰兒食品時發(fā)現,里面可能含大量有毒元素如砷、鎘、鉛、鈾,這些食品主要來源于以稻米為基礎的原材料,而這些稻米含高濃度的砷。該報告建議,由于難以準確估計這些有毒元素對嬰兒造成的風險,父母不要給6個月以下嬰兒喂食以稻米為原料的食品。據悉,歐盟委員會官員已決定召開緊急會議,商討重新制定新的嬰兒食品安全標準。

  有專家認為,多種途徑地研究,及時向公眾公布食品安全的有關信息,提出有關建議,可提高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出現。

  發(fā)展第三方可有效補充監(jiān)管力量

  有消費者發(fā)表言論稱,不管雅培與CER的“口水戰(zhàn)”最終結果如何,這種由專業(yè)公司對某一企業(yè)、某一產品進行的獨立調查,是值得認可的,也是一個方向。“這對于彌補監(jiān)管部門的精力和能力不足,起著極大的補充作用。”另有消費者宣稱,目前獲取食品等信息的渠道極少,單靠政府發(fā)布,顯然不足以滿足消費需求,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工程系副教授范志紅認為,目前國內政府公信力下降,同時監(jiān)管力量不足。這時,作為機制上獨立于政府的第三方檢驗機構就為公眾對食品安全知情做了很好的彌補。

  食品安全研究專家董金獅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第三方檢驗機構源于國外,在國外需要通過資質驗證、檢測范圍限定之后方可發(fā)放營業(yè)執(zhí)照。國外的大部分檢測機構都是獨立于政府的,這與其體制有著直接的關系。另外,這些檢測機構的運行主要受到法律的約束,如果檢測出現問題,很可能面臨復檢和法律制裁。他認為,目前,由民間機構、社團組織、行業(yè)協會等組成的第三方檢驗機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公正性,在產品質量檢驗方面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為真實的數據。“在目前情況下,中國還是非常需要發(fā)展第三方檢驗機構的。”

  市場不成熟,部分第三方商業(yè)性強

  不過,專家也指出,目前國內部分第三方檢驗機構面臨一些問題。一是專業(yè)資質是否過硬,二是是否真的獨立,不代表各方利益。“部分第三方檢驗機構本身可能就是商業(yè)組織,不排除他們?yōu)樯碳掖?,以報告攻擊商家競爭對手的可能性?rdquo;

  此外,范志紅建議,對第三方檢驗結果,消費者也不應反應過度。以此次雅培奶粉事件為例,消費者需要明確的是,檢驗機構的結果僅是作為參考,而不是立即更換品牌,同時應盡量母乳喂養(yǎng)。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