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6月14日訊(見習記者 張汝樹 通訊員 周赤誠 韋山)14日,記者從淄博市工商局召開的關于食品安全的會議上獲悉,工商局制定出臺了流通環(huán)節(jié)食品退市和銷毀制度。按照規(guī)定,經營者對臨界食品應設置銷售專柜或加貼提醒標簽。
按照新制度,經營者應當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設置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柜或者專區(qū),并在醒目的位置標明"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區(qū))柜"的字樣。專柜中應對散(裸)裝食品和預包裝食品進行區(qū)分。對于未設置臨近保質期銷售專柜或專區(qū)的,商家應當在臨近保質期食品包裝上加貼統(tǒng)一的"臨界食品"標簽。
據介紹,食品保質期限有六種標準,不符合這六種標準之一的,應當采取臨界食品處理措施。一是保質期限在12個月以上的,期滿前45日;保質期限在6個月以上的,期滿前20日;保質期限在3個月以上的,期滿前15日;保質期限1個月以上的,期滿前10日;保質期限10日以上的,期滿前5日;保質期限不足10日的,期滿前1日。
按照規(guī)定,經營者還應指定專人或兼職人員每日對臨近保質期食品進行檢查,及時清理。與供貨商約定了退換臨界食品的,要如實記錄退換食品的名稱、數量等信息。同時,經營者采取各種促銷、有獎銷售時,要對食品生產日期進行提醒。
若銷售或者使用改頭換面的臨界食品,一經發(fā)現(xiàn),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將會對其進行依法查處。若銷售或使用改頭換面的臨界食品是由其它環(huán)節(jié)引起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將會及時通報有關監(jiān)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