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食品專家談辨別“染色瓜子”:色香味異常勿食

   2013-02-23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2920

    【新民網·獨家報道】年味還未散盡,春節(jié)必備的炒貨成為關注焦點。有媒體近日報道,部分綠茶瓜子、紅茶瓜子等風味瓜子,實乃染色而成,和茶葉根本沒關系;有些炒瓜子和炒花生中,甚至還放了工業(yè)添加劑。今天(2月22日),上海市食品學會食品安全專業(yè)委員會主任馬志英做客新民網"微訪談"建議,不要吃那些在色澤、形態(tài)、滋味和香氣等方面有異常的炒貨。

    打著綠茶、紅茶旗號的風味瓜子卻是"染色瓜子",這讓市民擔心不已。馬志英說,目前真正用茶葉炒制的綠茶瓜子確實很少,相對好些的是用茶粉制作的,成本也相對較高,市場上大部分"茶瓜子"其實都是采用添加色素的方式制作的。不過,"只要是符合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色素,還是可以食用的。"馬志英指出,問題在于很多廠家沒有采用符合標準的色素,而使用了不符合標準的工業(yè)染料色素等,這就對食客的健康造成了威脅。

    馬志英表示,我國有堅果和炒貨食品的食品安全標準,按照正常規(guī)定,凡是符合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可以在炒貨里添加;凡是不在標準范圍內的添加劑,比如工業(yè)滑石粉、工業(yè)礦物油等,還包括一些偶氮類的工業(yè)染料色素,絕對不可以在炒貨中添加。

    在瓜子中添加明礬、滑石粉或者石棉,到底起到什么效果?對人體又有什么危害?馬志英解釋,添加明礬和滑石粉是防止瓜子等炒貨相互粘連,并可增加表面光澤的效果。如果是含有石棉的工業(yè)化學添加劑,對人體可能造成危害,尤其對消化系統(tǒng)和排泄系統(tǒng)及肝臟等器官有較大危害。

    吃炒貨如何吃得健康?馬志英提醒市民,在追求美味的同時,也要關注食品安全,特別是要把安全風險分散一些,所以建議不要吃在色澤、形態(tài)、滋味和香氣等方面有異常的炒貨等休閑食品,同時,"不要喜歡某一種炒貨,就長期過量地吃".(新民網記者 李若楠)

    訪談摘要:

    1. @老嫩嫩:聽說壞掉的瓜子里面含有黃曲霉素,是致癌物,如果偶爾吃到一些嚎掉的瓜子肉,會致癌嗎?

    @馬志英:如果瓜子發(fā)霉,尤其是花生類的炒貨,確實可能產生黃曲霉素,這是強烈的致癌物。哈喇味的瓜子肉不一定是黃曲霉毒素造成的,較多的是脂肪氧化造成的,也對人體有害。偶爾吃到幾粒不會致癌,如是量多,長期吃,就有致癌的危險。

    2. @草莓檸檬:聽說糖炒栗子表面都涂了一層蠟,所以看起來十分誘人,這和染色瓜子的問題如出一轍,是不是真的?

    @馬志英:糖炒栗子根據不同的加工方法,有的是在表面加麥芽糖和油,也有發(fā)現(xiàn)用蠟的,這些表面處理如果是用工業(yè)蠟的,就屬于違法,盡管不是直接入口,但也是具有危害性。

    3. @擁抱這分鐘:老媽喜歡吃煮瓜子,不是炒的,這種有添加劑嗎?過年買的開心果,殼子很白很干凈,有問題嗎?

    @馬志英:煮瓜子也可能加添加劑,問題不在是炒,還是煮,在于添加什么東西,添加多少量。開心果不建議吃過分白亮的,正常的開心果表面色澤應當是帶點淺棕黃的,不是雪白的。

    4. @再也表吃臭皮鞋的皮皮:有人說,很多炒貨都用純堿泡過啊,這是真的假的?這個堿會穿透殼子滲透到果仁里面去嗎?

    @馬志英:確實有許多瓜子類的炒貨,為了表面脫皮,是用堿處理的,這是必要的一個處理環(huán)節(jié)。浸泡過堿以后,瓜子表皮的衣膜會脫落,浸泡時間不長,不大會滲透到果仁里面。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