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正牌糧油店也賣假金龍魚
因涉嫌制售假油,商行老板、員工和供貨商齊過堂
羊城晚報訊 記者常思雯、通訊員黃彩華攝影報道:如果你認為正規(guī)糧油店可以放心購買食品,那就錯了。昨日,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案件,案涉5人均參與制造、銷售假冒金龍魚油。令人咋舌的是,出售假金龍魚油的商店竟然辦有合法的經(jīng)營許可證。
假金龍魚"游"向多鎮(zhèn)區(qū)
不知名"食用油"在貼了金龍魚標簽后,一般市民很難辨認??恐哒?guī)糧油店銷售的路徑,這些假油華麗變身正牌食用油,在東莞樟木頭、大嶺山、黃江、寮步等多個鎮(zhèn)區(qū)銷售。
從2010年11月份開始,26歲的徐某新便開始從事銷售假冒金龍魚的買賣。一年多的時間內(nèi),徐某新從名叫黃某龍(另案處理)的男子處購買假油,將約價值978000元的假冒金龍魚賣給位于樟木頭鎮(zhèn)南方農(nóng)產(chǎn)品批發(fā)中心的集源糧油商行。
由于冒牌金龍魚油售價較低,很快徐某新的油便供不應求了。為了獲得更大利益,2011年8月,徐在東莞市大朗鎮(zhèn)新馬蓮村租下了兩個生產(chǎn)廠房,用于生產(chǎn)假冒金龍魚牌的食用油。2011年8月至10月間,徐某新將假冒金龍魚食用油約價值10萬元貨品銷售給集源糧油商行樟木頭店; 將價值4萬多元貨品銷售給集源糧油商行大嶺山店;將約價值6萬多元貨品銷售給黃江鎮(zhèn)的伍某建(另作處理)。
正牌糧油店公然售假油
糧油店老板潘某鋒原本家庭幸福,但為了追逐利益,竟在自己的店里銷售假冒金龍魚,不僅活生生將一個家庭毀了,還將三名年輕員工黃某嬋、黃某英、黃某發(fā)也一起拉下水。
但庭審上,潘某鋒一直稱自己并不知銷售的金龍魚油是冒牌的,樟木頭店也是2010年之前自己在負責,隨后交給了親戚黃某發(fā)打理。樟木頭店賣假金龍魚食用油的事情,他并不知道。"我認識徐某新,是因為他經(jīng)常來店里推銷食用油,由于給的價格較低,我就拿了一些在賣。" 為何潘某鋒對這些售價便宜的假油沒有產(chǎn)生懷疑呢?潘某鋒回答自己做生意要賺錢,有時商品要促銷也會便宜。但員工黃某嬋的供述推翻了老板的說法,黃承認店里是有賣假冒金龍魚食用油"那些油進價比金龍魚低,標簽也比較薄,細看還是看得出來".黃某嬋供述進店工作后,這些油是先問過老板潘某鋒的意見,再進貨的。
該案未當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