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選蜂蜜不必糾結選于種類 路邊土蜂蜜未必安全

   2013-04-25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6330

    羊城晚報記者 張薇

    受訪專家--

    食品學博士、《食的真相》作者、科學松鼠會會員

    云無心

    近日,網(wǎng)絡上有一個名為《這些蜂蜜最好不要買》的帖子點擊率非常高,帖子的內容就是提醒大家在買蜂蜜的時候不光要看有沒摻假,這蜂蜜的種類上也要留心一下,一些種類的蜂蜜根本不存在:“金銀花的花冠較長且細,蜜蜂的嘴很短,根本采集不到”;“蘋果開花時,花蜜非常少,一般只能供應蜜蜂自己消耗”,“雪蓮通常生長在高山雪線以下,氣溫寒冷,這樣的環(huán)境蜜蜂是無法生存的”……

    到底事實如何呢?本期igo記者特地邀請食品學專家為你答疑解惑,讓你挑選蜂蜜的時候更有底氣。

    金銀花蜂蜜不可信?

    在帖子里,這篇帖子一一列舉了益母草蜜、枇杷蜂蜜、桂花蜂蜜、野菊花蜂蜜、雪蓮蜜、蘋果蜂蜜、野玫瑰蜂蜜、人參蜜等11種蜂蜜,并指出這些種類的蜂蜜或者因為產(chǎn)量極少,或者因為蜜源不是在蜜蜂活躍期開花,又或是有些花根本不產(chǎn)花蜜所以假的多--“雪蓮通常生長在高山雪線以下,氣溫寒冷,這樣的環(huán)境蜜蜂是無法生存的”、“只有深山的野生桂花在風調雨順的時候才流蜜,為我們提供主要蜂蜜的意大利蜜蜂一般已經(jīng)開始冬眠了,很少有蜂場去采集。雖然中華蜜蜂可以生產(chǎn)點野生的桂花蜜,那也是非常稀少的,很難行成商品”……

    igo記者在廣州幾大超市走巡發(fā)現(xiàn),貨架上最多的是洋槐蜜、棗花蜜、油菜花蜜,荊條蜜、椴樹蜜。帖子中提及需要謹慎購買的枇杷蜜、野菊花蜜、枸杞蜜也都有售,價格上和前面幾種蜂蜜差別不大。

    食品學博士云無心認為,所謂不同種類的蜂蜜,如果嘗不出味道的差別,那么來自于什么花的都一樣,糾結來自于什么花本來就沒有什么意義。國內蜂農(nóng)養(yǎng)殖的蜜蜂主要有兩種,意大利蜜蜂和中國本土蜜蜂,其中意大利蜜蜂多一些。意大利蜜蜂的適宜活動溫度為14攝氏度以上,中國本土蜜蜂為11攝氏度以上。低于這個溫度,蜜蜂就會在蜂巢里過冬不出來。所以那些在深秋、冬季開花,或者是生長在高寒地區(qū)的花種也不會有蜂蜜。

    土蜂蜜安全嗎?

    很多人崇尚自然,越是路邊農(nóng)民散賣的蜂蜜,他們越認為是富含營養(yǎng)的“土蜂蜜”.云無心說:其實,蜂蜜市場火熱,難免會有不法商販弄虛作假,“人造蜂蜜”、“摻水蜂蜜”等造假手段雖然接連被媒體曝光,對于專業(yè)檢測來說,“假蜂蜜”的識別倒不算困難。遺憾的是,如果普通消費者能夠自己分辨真假,那只能說明造假者的水平不夠高。像蜂蜜這樣來源不同會導致巨大差異的產(chǎn)品,不進行專業(yè)分析無法分辨。所以對于消費者來說,只能通過選擇可靠的購買渠道,通過對商家的信任來保護自己。

    云無心稱,在現(xiàn)時市場上,蜂蜜的高價格對造假者自然很有吸引力,而它本身又是一種很容易造假的產(chǎn)品。蜂蜜的主要成分就是葡萄糖、果糖和水,它的外觀和甜度也基本上由這些成分所決定。蔗糖是由一個葡萄糖分子和一個果糖分子連接而成的,只要通過“水解”把它們分開,就能得到葡萄糖和果糖,而且比例與蜂蜜中的很接近。另外,玉米糖漿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也很容易加到蜂蜜中以假亂真。更拙劣的造假甚至可能直接拿蔗糖充數(shù),或者用增稠劑加甜味劑著色劑來冒充。

    對于土蜂蜜的安全性,云無心是這樣看的。雖然真正的蜂蜜是純粹的“天然產(chǎn)品”,不過并不意味著“絕對安全”.絕大多數(shù)的花是無毒的,但是有少數(shù)種類產(chǎn)生的蜂蜜就含有有毒成分。如果正好碰上一小批蜂蜜大量采集了這些植物的花粉,而蜂蜜又是未經(jīng)處理的“原生態(tài)產(chǎn)品”,那么就可能有一定危險性。不過,一般而言,如果養(yǎng)蜂的規(guī)模很大,或者大量蜂蜜匯集在一起經(jīng)過了處理,那么少量的“有毒”的蜂蜜也就會被稀釋到“無害”的含量了。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