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動由市人民政府、省烹飪協(xié)會、省旅游協(xié)會主辦,長江口旅游度假區(qū)管委會、瀏陽河人民政府、市商務局、市旅游局、蘇州市烹飪協(xié)會、蘇州市旅 游協(xié)會承辦。該項活動堅持“政府引導、協(xié)會組織、市場運作”的宗旨,以“促進消費、服務民生”為目的,力爭將這一活動打造成長三角地區(qū)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美 食旅游文化活動品牌。整個活動有12項內容,分別是:2013中國·太倉江海河三鮮美食節(jié)暨旅游文化節(jié)開幕式、江海河三鮮美食展評、水產品產銷對接會、水 產品特賣會、江海河情——主題文藝晚會、青年烹飪技能大賽、品三鮮賞牡丹——太倉歡樂自駕游、上海情懷宜居勝地——瀏河精品樓盤賞鑒大行動、“賞牡丹、觀 美景”——江南牡丹文化節(jié)、“放飛風箏、放飛心情”——金倉湖風箏節(jié)、農業(yè)園蘭博會、2013中國·太倉江海河三鮮美食節(jié)暨旅游文化節(jié)閉幕式。
倉江海河三鮮美食節(jié)暨旅游文化節(jié)
瀏河為“江尾海頭第一鎮(zhèn)”
太倉瀏河是當年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位于江海之交,東枕長江,南臨上海,是江蘇省的“東大門”,被譽為“江尾海頭第一鎮(zhèn)”。據(jù)介紹,由于水域面積約占全市總面積的35%,加之瀏河位于江尾海頭獨特的水域環(huán)境,成為“江海河”三鮮匯聚的地方,海鮮品種齊全,門類繁多,這也成就了美食節(jié)的精髓所在。
長江三鮮
長江三鮮
要品嘗到江鮮之精華,非 “長江三寶”莫屬,即鰣魚、河豚、刀魚。
其中,刀魚,也稱刀鱭,其體型狹長而薄,頗似尖刀而得名,身呈銀白色,晶瑩可愛。刀魚每年春天從大海游入長江產卵前,需要囤積大量脂肪待途中消耗,這就使得長江刀魚特別味鮮、肉嫩,它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肉質極其細嫩鮮美。食用以清蒸為佳。
河豚魚不僅肉質鮮嫩味美,而且?guī)в心z質濃厚的魚皮,食之粘口,味覺美感遠勝于魚翅、海參。
鰣魚體扁而長,色白如銀,肉質鮮嫩。由于鰣魚鱗下富含脂肪,故烹調加工時不去鱗,帶鱗清蒸,保持真味,以增加魚體的清香。鰣魚營養(yǎng)價值極高,體內含有蛋白質、脂肪、鐵質、鈣、磷、核黃素等多種營養(yǎng),幾乎居魚類之首。
三鮮烹飪手法豐富多彩
千百年來,太倉先民在這一方水土生活,行以舟揖,作以水田,食以魚米,著以布棉,形成了講究精致、精細的魚文化和稻作文化。江海河三鮮,融入了文化成就一道獨特風景。太倉人烹調魚類,講究五味、五色、五香調和,烹飪手法有炒、爆、炸、煎、蒸、燉、煮、焯等,菜肴色香味形俱佳,豐富多彩。
品嘗三鮮,講求一個鮮字。刀魚除了最為傳統(tǒng)的清蒸,還有紅燒、燒湯、刀魚餛飩等烹飪方法。這里要提一下刀魚餛飩,選用新鮮刀魚肉,手打成泥,配以少許作料,全刀魚肉泥入餡,讓食客在大口吃餛飩時滿口留住刀魚的鮮美。這道獨特的餛飩絕對給人不一樣的感覺。河豚,紅燒、濃湯都曾是桌上的??停€有刺身吃法,經過專業(yè)廚師的細致處理,先刺身,后濃湯,先品河豚之鮮美,再吃河豚之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