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飽滿粗壯,價格又相對便宜的綠豆芽,有可能是用了非法添加物的毒豆芽!長期食用會對人體生理機能造成重大損害。近日,被告人王梅(化名)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營口市鲅魚圈區(q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4萬元。
從2009年12月起,王梅就在鲅魚圈區(qū)紅旗鎮(zhèn)租房生產綠豆芽并到紅旗大市場銷售。為了使豆芽品相好,生長迅速,產量高,她在生產豆芽過程中添加西藥諾氟沙星,銷往當地學校、機關、工廠的食堂、飯店及農貿市場,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食品監(jiān)管部門在檢查中發(fā)現,她家的豆芽比別人家的“品相好,賣得快”,存在可疑之處。2013年11月29日,營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公安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聯合相關部門進行檢查,在其出租屋內搜到綠豆芽生長劑、諾氟沙星膠囊等添加劑,及有毒有害的成品、半成品綠豆芽上百斤。經沈陽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院抽樣檢驗:綠豆芽檢出諾氟沙星,諾氟沙星為西藥成分。
法院審理認為,王梅為牟取非法利益,在生產豆芽過程中添加國家食品安全法禁止添加的西藥諾氟沙星,并予以銷售,屬于故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檢出的化學成分超標,侵犯國家對食品衛(wèi)生的管理制度和不特定多數人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均應依法懲處。
諾氟沙星屬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被告人的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鑒于王梅系初犯,且當庭認罪,依法可酌情從輕處罰。據此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4萬元。
黑心商販三招催生毒豆芽
據偵破該案的營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公安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人員介紹,部分小作坊通過改變豆芽的孵化方法及縮短生產周期來增加產量,可能采取三種違規(guī)生產方式:
一是為縮短孵化周期而濫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如:4-氯苯氧乙酸鈉、6-芐基腺嘌呤、乙烯利等。
二是為防止爛豆或爛芽違規(guī)使用藥品或獸藥,如:多菌靈、百菌清、福美雙、諾氟沙星、青霉素等。
三是為改變變色發(fā)黃的豆芽外觀而使用漂白劑、連二亞硫酸鈉等。
之所以目前還沒有在臨床上直接導致中毒病例的發(fā)生,主要是因為在豆芽生產過程中,伴隨著豆芽培育時間的增長, 不斷淋洗豆芽, 使得有害物質殘留量相應減少,沒有達到急性中毒的有效劑量。但是長期食用違規(guī)生產的豆芽,會對人體生理機能造成重大損害,超量攝入還容易導致兒童早熟、骨質疏松、女性生理發(fā)生改變等,嚴重的可能導致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