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對身體有多種危害,發(fā)生事故風險也會增加
適度飲酒能夠讓人心情愉快,在特定場合下也有助興的作用。日本國際醫(yī)療福祉大學教授、山王醫(yī)院內科主任堀江義則指出:“過量飲酒會損傷內臟,但流行病學相關研究證明,適當飲酒可以降低部分疾病的發(fā)病風險。”
所謂“適量飲酒”是指多少呢?世界范圍內醫(yī)學對其的定義是純粹的酒精20克,換算一下就是15度的日本酒一盅,或5度的啤酒500毫升。過去的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適當飲酒的人冠心病與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及二型糖尿病發(fā)病風險比完全不喝酒的人更低。
當然,也存在如高尿酸血癥這樣完全不受酒精效果影響的疾病。堀江指出,由于每個人對酒精的代謝能力不同,“綜合來說每日將酒精攝入量控制在20-40克之內對身體有健康效果,但在此之上的量則有害健康。”
此外,如果每天酒精攝入量達到100-120克則被稱為過量飲酒,流行病學證明過量飲酒導致癌癥、心腦血管疾病和因事故死亡的風險增加,尤其是肝損傷更為嚴重。尤其是酒精代謝能力偏弱的女性和老人更要注意,尤其是孕婦應當嚴格禁酒。此外,過量飲酒還會導致內臟脂肪堆積,誘發(fā)脂肪肝。
在非飲酒性原因的脂肪肝中,有一種分類為極易肝硬化的類型,被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乍看名字人們會認為非酒精性和酒精之間沒有關系,但實際上“NASH型的人即使少量飲酒,肝硬化的風險也會大幅提升。”
怎樣才能減輕酒精對身體的影響?
想要減輕酒精對身體的影響,首先需要把握飲酒的量,在飲酒過程中做到不過量飲酒。當飲用單種酒的時候相對容易計算,但當混合飲用好幾種酒時,由于難以計算攝入酒精量,因此要注意不要混搭多種酒類飲用,以免酒精攝入過量。
同時,在飲酒的過程中,應當搭配食物飲用,尤其是豆腐、魚類、肉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以促進肝細胞再生,達到保護肝臟的目的。
此外,飲酒時補充水分也是非常重要的。盡管酒類從本質上來說也是水,但由于酒精具有利尿作用,人容易因排尿過多導致缺水,飲酒后容易出現(xiàn)脫水癥狀。因此在飲酒時同時應當飲水,如果出現(xiàn)宿醉,也應當多補充水分,躺著休息以促進恢復。
此外,想要保護健康,應當為自己設置“肝臟休息日”。如果是偶爾飲酒或每天只飲用極少量酒的人可以不用設置肝臟休息日,但對于應酬眾多、酒精攝入量多的人來說,每周應當至少設置一天完全不飲酒,以促進肝臟恢復。
不要過度迷信營養(yǎng)保健品
市場上有不少販賣保肝護肝保健品和緩解宿醉的保健品,這些保健品中多含有減輕飲酒影響的成分。盡管臨床上一部分保健品中的成分被認為的確能夠有效促進酒精分解,但這并不代表無論喝多少保健品都能將酒精全部分解。
堀江認為,那些對保健品抱有迷信心理從而不對飲酒量有所控制的做法都是不對的,與其期待保健品將酒精的影響減輕一成,不如在飲酒的過程中就減少三成飲酒量。此外,對于一部分肝功能低下的人來說,一部分保健品可能造成危險。因此,不要迷信保健品,真正控制和減少飲酒量,最好做到不喝酒,才是保護身體健康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