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安徽宿州驚現制售假玉米種窩點 現場查獲數十萬斤

   2015-04-20 中國商務新聞網4000
核心提示: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子是農業(yè)生產的基礎,是農業(yè)增產增效、農民增收的關鍵因素之一。 有專家統(tǒng)計,我國每年因為物種不適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子是農業(yè)生產的基礎,是農業(yè)增產增效、農民增收的關鍵因素之一。 有專家統(tǒng)計,我國每年因為物種不適造成的農業(yè)減產大約在10~20%之間。如能有效規(guī)范種業(yè)市場,農民都能夠用上真正的良種,全國的糧食產量至少可以再增長10%。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也是大事。近年來,國家大力進行良種的保護和推廣,其目的就是在保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真正維護農民利益,實現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然而,近日在安徽宿州,記者發(fā)現了一個無證生產、套牌侵權、制售假劣種子的窩點。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其規(guī)模之大,手法之劣,涉牌之多為近年罕見,請看記者發(fā)自安徽宿州的報道:

17-01-58-21-940446[1]

    倉庫內涉嫌造假的玉米種

    2015年3月22日到4月1日,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暗訪,記者在宿州市開發(fā)區(qū)放心農資經營店,發(fā)現一些未審定和已退出玉米品種正在銷售,并且在宿州市農委樓下的門店公開銷售,而后記者將此事反映給宿州市農業(yè)委員會。

17-02-24-12-940446[1]

    倉庫內涉嫌造假的玉米種

    4月2日,宿州市農委執(zhí)法隊、市公安局經警大隊聯合行動,宿州市開發(fā)區(qū)放心農資經營店的六間門店和一號制假倉庫、二號制假倉庫被依次打開,記者發(fā)現裹著劇毒紅色包衣的假玉米種子在糧倉里堆積成一座座小山。制假現場,通過電子臺秤和包裝封口設備分裝成多個品牌的成品假種子和散裝的假種子以及多個品牌的包裝混放在倉庫里。其中一類種子被包裝成鑫奧科335、安玉13、金娃娃等數個品牌。同時,現場還有很多包裝完種子后的廢棄編織袋,這些編織袋的數量遠超現場查存包裝好的種子袋數量,種種跡象表明,大量經過包裝的種子很可能已經流向了市場。

17-02-51-36-940446[1]

17-03-12-42-940446[1]

    已經包裝好的玉米種

    “這些身份不明的散裝玉米種子經過簡單包衣,然后裝在不同的包裝袋里就成了各類品牌種子公開銷售,這種制假售假行為嚴重干擾了市場正常經營秩序,損害了廣大農民群眾切身利益,數量太龐大了,太恐怖了!”在執(zhí)法現場,農委一名工作人員感嘆道。

17-03-44-29-940446[1]
 

    涉嫌造假的空白玉米種包裝袋和防偽商標

    為何造假者公然在農委樓下的光彩市場銷售?為何當天不將涉嫌造假的玉米種扣押,而是第二天繼續(xù)上門執(zhí)法?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采訪了宿州市農委副主任張棟修,張主任告訴記者,以前的確沒有發(fā)現宿州有這么大規(guī)模的造假現象,因為昨天天色已晚,工作量比較大,所以請公安人員將三個地方的大門都貼上了封條,今天上午一大早,我們的執(zhí)法人員就又去了現場。

17-05-39-44-940446[1]

    封口機

    “昨天在執(zhí)法現場,有一位工作人員當場就質問涉嫌造假的相關人員,安玉13不是去年就不讓你們賣了嗎?你們今年怎么還在賣?!請問張主任這句話該怎么解釋”?

    “這個情況我不太清楚,我了解后給你回復”張主任如是說。

    對于這起造假售假種子事件如何處理,宿州市農委副主任張棟修告訴記者,之前沒有掌握到你們反映的制假售假這件事情,非常感謝你們提供線索。我們是有案必查,對造假售假的這起案件,先進行了抽樣、并讓派出所將大門貼上了封條,固定住證據,因為涉及到數量比較巨大,已經夠構成刑事案件了,我們會按照程序移交公安機關,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

    依《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以非種子冒充種子或者以此種品種種子冒充他種品種種子的為假種子。并且《種子法》規(guī)定:涉案金額超過5萬元,應交公安部門立案調查。

    這批涉嫌制假售假的種子4月2日被查存,由于技術原因還沒有進行異地扣押,但制假現場的種種事實根據證明,這是一起典型的涉嫌制假售假特大涉農案件。宿州市公安局經警大隊宋隊表示,只要農委進行依法移交,他們絕不姑息、嚴查到底。

17-06-07-59-940446[1]

    用過的舊包裝袋

    截止到記者發(fā)稿,該案件農委還是處在補充證據階段,并沒有進行移交。

    對造假事件負責的只有造假者嗎?是誰又給造假者開了綠燈,創(chuàng)造了條件呢?這或許是造假猖獗的真正原因。為此,記者將持續(xù)報道。

    相關鏈接

    2011年9月8日,宿州市工商局查獲小麥假種子四萬余斤。

    2012年7月12日,假玉米種子讓宿州蕭縣農民受損數十萬元開庭審理。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