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曹秀娟 實習生 王秀秀)本報3月份報道《一些小學附近五毛食品仍“任性”》后,太原市食藥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發(fā)現全市622所中小學校周邊1970戶食品店經營的“五毛食品”達1026種,查獲“問題食品”830公斤。
6月18日10時,省城沙河街小學三年級二班的課堂上,一組小吃、零食圖片勾起大家的“食欲”,接著,太原市食藥監(jiān)局食品流通監(jiān)管處處長閻濱播放出一組圖片——骯臟的“辣條”加工現場、菌落總數超標圖……“怎樣選購安全食品?”同學們聽得特別認真。
據介紹,3個月的“拉網式”大檢查中,檢查人員發(fā)現“五毛食品”多為“辣條”,覆蓋5城區(qū)的食品84種。
太原市食藥部門對校園周邊食品店實施“六個一”長效監(jiān)管措施。一張許可證,即《食品流通許可證》;一塊責任牌,明確監(jiān)管區(qū)域責任站、責任人和電話;一個警示欄,即校園內設立“食品安全警示欄”,告訴孩子哪些食品店是合法主體;一本臺賬,主要由相關證件、檢驗報告等裝訂而成;一名協(xié)管員,即要由校領導或專職人員擔任食品安全協(xié)管員,組織、實施食品安全知識教育和宣傳;一堂安全課,即食品安全監(jiān)管站配合學校,積極開展食品安全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