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質期為一年的湯圓早已過期

一個包裝袋上有兩個條形碼
偃師一市民吃了在當地超市購買的湯圓后拉肚子,他懷疑這些湯圓已過期?!堵尻柾韴蟆酚浾甙翟L發(fā)現,過期一年多的速凍湯圓和餛飩在偃師一些超市有售,部分食品的生產日期還被篡改,“年輕”了近10個月。經調查,這些過期食品是思念食品偃師總經銷供貨的。目前,這批過期食品已被偃師工商部門查封,涉事經銷商已被立案調查。
反映:超市買的散裝湯圓,吃后拉肚子
前段時間,家住偃師的趙先生到當地的眾志超市買了5元的散裝湯圓,回家煮熟后吃了幾個,沒過一會兒就開始頻繁拉肚子,吃了好幾次藥才好轉。
接到趙先生反映的問題后,記者來到偃師市市區(qū)一家眾志超市,發(fā)現冷柜里放著大量散裝湯圓,這些湯圓大小不一,很多已開裂露出餡兒料,銷售價格為每公斤7.4元。
售貨員稱,這些湯圓都是思念牌的,質量有保障,但記者結賬時發(fā)現,售貨員口中的思念牌湯圓,打的是三全湯圓的價簽。
記者查到,早在2007年7月1日,商務部制定的速凍面米食品行業(yè)標準開始實施,標準中規(guī)定,沒有包裝的速凍食品不得銷售,以避免受到二次污染。這意味著從2007年7月1日起,超市和零售商不得銷售散裝速凍面米食品,速凍湯圓、水餃、餛飩等都在此列。
暗訪:有超市銷售過期思念食品
隨后,記者暗訪了偃師多家超市。在眾志超市首陽山店,思念食品專柜放著各類速凍食品,包括湯圓、餛飩、水餃等。記者暗訪發(fā)現,規(guī)格為每袋220克、保質期一年的上海風味餛飩的生產日期有明顯被改動的痕跡——包裝袋背面的生產日期為2015年8月21日,但黑色噴墨略顯模糊,手指稍一用勁兒就能擦掉。仔細辨認,在這個生產日期上方,還有一個2014年11月2日的生產日期被人為擦掉。
記者在這家超市還發(fā)現,在這些過期的餛飩中,無論是三鮮餡還是豬肉餡,其包裝袋背面的條形碼均被換成印有“思念豬肉餛飩”的條形碼,存在“一品多碼”的問題。
在310國道首陽山鎮(zhèn)段的萬嘉隆購物廣場,大量保質期一年,規(guī)格為每袋400克的思念牌玉珍珠黑芝麻餡湯圓存在過期情況,其包裝袋背面噴印的生產日期為2014年8月27日,已過期3個多月。一名售貨員告訴記者,這些湯圓正在做促銷,“10塊錢3袋,比原價便宜不少”。
查處:超市涉嫌銷售過期食品,經銷商被立案調查
4日,記者將暗訪情況反映到偃師市工商局。工商局執(zhí)法人員來到眾志超市首陽山店,將店內涉嫌篡改生產日期的過期餛飩全部查封,共計49袋。
該店現場負責人稱,店內銷售的速凍湯圓、水餃、餛飩等商品均由思念食品偃師總經銷負責配送。“思念食品偃師總經銷和我們公司簽有合同。”她說,這些餛飩的生產日期被私自篡改一事,超市并不清楚。
當日上午,執(zhí)法人員又來到偃師市農貿市場,一家名為冰龍食品店的商鋪門頭上打著“思念食品偃師總經銷”字樣。
執(zhí)法人員在店內冰柜發(fā)現兩包被拆開的過期湯圓。店員稱,這些過期湯圓“是準備銷毀的,但還沒顧得上”。隨后,執(zhí)法人員又來到店主段某設在附近的冷庫。在等待的近半個小時內,執(zhí)法人員多次用電話聯系段某,令其將冷庫大門打開,但對方一直未接電話。
在現場,記者還見到了偃師市工商局西亳工商分局的執(zhí)法人員。他們說,幾天前,該局接到群眾反映買到過期湯圓后,對冰龍食品店進行突擊檢查,查處了一批數量不小的過期湯圓和其他速凍食品。
記者了解到,從今年10月1日起,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開始施行。條例規(guī)定,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將沒收違法所得,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目前,因涉嫌標注虛假生產日期、銷售過期食品,段某已被工商部門立案調查。
提醒:噴墨日期易被篡改,改后通常模糊不清
工商部門工作人員稱,為節(jié)約成本,90%的食品外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都是噴墨式的,用香蕉水、指甲都能輕易刮掉,僅有少數大品牌食品的生產日期是壓印在包裝袋上或激光噴碼的,不容易被篡改。
如何辨別生產日期是否被私自篡改呢?
工商部門提醒,未改動過的食品生產日期干凈清楚、色澤發(fā)亮,更改后的通常模糊不清,日期周圍留有墨跡,日期色澤發(fā)烏發(fā)暗,用指甲就能刮掉。此外,有些包裝袋上的原日期因未涂抹干凈,甚至會出現同一個袋子有兩個生產日期的情況。(洛陽晚報記者 牛鵬遠/文 杜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