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買來洋食品包裝上沒漢字 呼和浩特消費者不敢吃

   2016-01-19 北方新報3270
核心提示:呼和浩特市面銷售的洋食品是否經過檢驗,應該如何鑒別?1月16日,呼和浩特市讀者銀彬向本報反映。連日來,記者在首府街頭看到不
    “呼和浩特市面銷售的洋食品是否經過檢驗,應該如何鑒別?”1月16日,呼和浩特市讀者銀彬向本報反映。
 
    連日來,記者在首府街頭看到不少進口食品專賣店,其中俄羅斯食品更是不在少數。但不少市民都對這些進口食品表示疑惑,銀彬對記者說:“前不久,買了一些俄羅斯食品想給孩子嘗嘗,可是上面全是俄文,完全看不懂,不敢吃?。?rdquo;銀彬對記者說。
 
    針對讀者的疑惑,記者采訪了滿洲里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崔曄,他說:“消費者在購買進口俄羅斯食品時,初步判斷的方法,是看商品上是否加貼了中文標簽。不要被商品上五顏六色的‘洋文’欺騙,商品上只有‘洋文’恰恰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根據《食品安全法》和《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規(guī)定,進口食品必須加貼中文標簽才允許上架銷售。中文標簽中須標明食品名稱、配料表、生產者和(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簡言之,中文標簽是進口食品的上崗證。另外,消費者可以要求銷售進口食品的商家出示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對證書上的品名、規(guī)格、生產日期等信息以辨明真?zhèn)?。根據《食品安全法》的?guī)定,進口食品須經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依據有關規(guī)定檢驗合格。”(記者牛天甲)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