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染色提亮 加糖增重 這種木耳要當心

   2016-03-18 半島晨報3530
核心提示:超市買來的食品,竟有兩個生日;為了提亮將木耳染色,加糖或加鹽則為了增重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沙河口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沙河
    超市買來的食品,竟有兩個“生日”;為了提亮將木耳染色,加糖或加鹽則為了增重……“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沙河口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沙河口區(qū)消協在紅星美凱龍大連馬欄商場舉辦了消費者權益日主題活動,活動現場向市民講解了那些看似光鮮的食品背后的貓膩,工作人員還向市民揭開了辨識打碼機制造出來假出廠日期的“門道兒”。

    不法商戶更改食品“生日”

    一些不法商戶在其倉庫或運輸途中,發(fā)現食品臨近保質期或者已經過期,便打起歪主意,他們往往用香蕉水把原來的碼給擦掉,然后用打碼器打上新的碼,投放到市場上銷售。在昨天的活動現場,沙河口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食品科副科長譚翼告訴記者,事實上,用打碼器后期打出來的碼,消費者也是可以辨識得出來的。

    譚翼向記者展示了一袋紅棗,其外包裝上貼著一個“農墾農產品追溯碼”,“這個追溯碼一長串數字的后七位數包含了產品的原始生產日期,這袋大棗的原始生產日期是2013年11月26日。”譚翼說,但商戶隨后在袋封口處更改了生產日期,變?yōu)?014年10月8日。

    據了解,并不是所有的食品都有農產品追溯碼,這樣,就需要消費者仔細去辨別它的生產日期是否更改過。“正規(guī)廠家出廠的商品生產日期碼都清晰可辨,線條流暢,但手動打碼器往往由于油墨不均勻等問題,打出來的碼很可能不夠清楚,碼的邊緣還會有毛刺。”譚翼說,另外,有一些供應商會在廠家正規(guī)打碼的商品中混入改過碼的商品,兩種碼在字跡大小、清晰度和碼的順序上是有區(qū)別的,通過對比,偽造的碼往往一眼便看得出。

    嘗摸泡都能識破染色木耳

    木耳是北方百姓餐桌上的“???rdquo;,可有些消費者在市場上買來木耳后發(fā)現,泡發(fā)木耳的水顏色很深,還有的水發(fā)甜或發(fā)咸,這是怎么回事?“有些黑心商家為了使木耳顏色好看、有光澤,會進行染色處理。”沙河口區(qū)消協秘書長李俊告訴記者,有時候消費者回家泡完木耳的水是深色的,這種就是染色木耳。還有的木耳通過加鹽或糖來達到增重的目的。“天然的木耳基本沒有什么特殊味道。”李俊建議消費者在買木耳時,可以通過一摸二嘗三泡的方法來判斷質量,“可以在手上稍沾點水,摸一摸木耳看手上是否有黑色或醬油色的掉色現象,這就可能是染色加工過的木耳。”李俊說,還可以嘗一嘗木耳,如果是口感發(fā)咸則是加過鹽的,偏甜則應是加過糖的。此外,還可以將購買的木耳泡水,如果木耳泡水后吸水性極差,同時水發(fā)之后的水呈渾濁狀或有明顯掉色現象,則存在摻假造假嫌疑。

    為了免于買到摻假的木耳,李俊建議市民不要買過于細碎的木耳,同時,應盡可能到信譽好的商家購買。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齊媛媛文/圖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