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吃催熟水果真的會致孩子性早熟嗎?

   2016-05-03 新民網(wǎng)160240
核心提示:【新民網(wǎng)訊】有人做過這樣的比喻,如果食用催熟水果能使孩子性早熟,那么走在花叢中的女子,也可能因為花粉懷孕。天氣漸暖,南方
    【新民網(wǎng)訊】有人做過這樣的比喻,如果食用催熟水果能使孩子性早熟,那么走在花叢中的女子,也可能因為花粉懷孕。

    天氣漸暖,南方地區(qū)的水果陸續(xù)登陸上海果市,“4歲女童因吃催熟水果致性早熟”的說法又在朋友圈瘋傳。催熟水果真的吃不得嗎?

    據(jù)了解,在水果催熟過程中,常施用乙烯氣體或粉末狀乙烯利作為催熟劑。為了保存和運輸方便,人工催熟時一般不直接使用乙烯氣體,而是使用乙烯利。乙烯利是一種有機化合物,遇水后在pH值大于4時,會自動釋放出乙烯,促進果實成熟。

    使用催熟劑的一般是躍變型果實,比如香蕉、芒果、西紅柿等。這類水果在成熟過程中高度依賴乙烯。另一類非躍變型果實,如柑橘、葡萄、草莓等,其成熟與乙烯關系不大。

    以香蕉為例。香蕉對乙烯非常敏感,一點點乙烯(1mg/kg)就能讓香蕉迅速成熟,而成熟中的香蕉又會不斷產(chǎn)生乙烯。乙烯過早出現(xiàn)會讓香蕉過早成熟,在運輸過程中爛掉;過晚出現(xiàn),會讓香蕉又生又硬。在實際生產(chǎn)中,為了確保香蕉在運輸儲藏過程中保持綠和硬,不僅需要11℃左右的低溫和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來抑制乙烯的產(chǎn)生,還要通過高錳酸鉀或臭氧來分解已產(chǎn)生的乙烯。

    此外,按照國家標準,每千克農(nóng)作物的乙烯利殘留不能超過2毫克。根據(jù)中國農(nóng)大農(nóng)產(chǎn)品檢測中心的一份檢測報告。市場通用的400倍液(相當于1毫升40%的乙烯利原液兌400毫升水)催熟的香蕉,果皮中乙烯利殘留是0.292毫克,果肉中的殘留量只有0.01毫克,大大低于國家限量標準。在實驗中8個香蕉樣本中,只有一個樣品的乙烯利殘留超標,果皮當中的乙烯利殘留量為3.058毫克,果肉中為2.082毫克。此超標樣本是用40%的乙烯利原液催熟的。超標樣品香蕉的表皮,已經(jīng)明顯腐爛了。在市場上,相信肯定不會有顧客買這樣的香蕉。

    有人做過這樣的比喻,如果食用催熟水果能使孩子性早熟,那么走在花叢中的女子,也可能因為花粉懷孕。雖然有些夸張,但形象地說明,植物激素不是動物激素,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影響。專家表示,催熟水果致性早熟的說法不靠譜。其實,人工催熟的香蕉并不會影響風味和口感,想要吃到傳說中的“自然熟”香蕉,就只有到香蕉地旁等著。

    關于乙烯催熟的說法,在家里就能做實驗驗證。家庭常用塑料袋的原料,就用到乙烯。我們不妨用兩只香蕉,一直放在水果籃子里,常規(guī)保存;另一只香蕉,裝在塑料袋里保存。不出兩天,就能看到實驗結果——塑料袋里的香蕉遠比常規(guī)保存的香蕉黑得快。所以,對于“催熟水果致性早熟”之類的謠言,大家還需多個心眼來判斷。(據(jù)上海觀察資料來源:搜狐新聞、鳳凰新聞)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