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警方經過近兩個月的偵查,偵破涉及全國12個省區(qū)金額高達500余萬元的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至2016年末,主犯8人到案,收繳了大量贓物。
小倉庫水深不可測
2016年11月中旬,金州公安分局食品藥品案件偵查大隊民警在例行檢查時,發(fā)現(xiàn)一居民樓下的小倉房門上有白色油漆寫的“專治糖尿病”。據(jù)鄰居反映,這個倉房的主人陶某住在樓上,平日總有人過來購藥。11月29日,便衣民警尾隨一名購藥男子進入這個面積僅有3平方米的倉房,倉庫中擺放著各種標有降壓、降糖的保健食品。警察向前來購藥的一市民詢問,該人一直購買這里的名為“生命源”的藍帽注冊保健品,據(jù)倉庫主人說,這種保健品“降糖作用”好。陶某被帶回公安機關審查。經專業(yè)部門檢驗,名為“生命源”的保健食品含有有毒有害成分,其包裝盒上的“藍帽”標識為假冒。陶某被金州警方刑事拘留。
金州警方專案組對陶某審訊。50歲的陶某是金州本地人,早年在藥廠工作,后無業(yè)。2015年秋天,對藥品有一定了解的陶某來到內蒙古呼和浩特參加藥商會,他在會上留下了聯(lián)系電話。2016年夏天,一個自稱“趙經理”的男子打來電話,詢問是否有意合作賣藥,陶某同意。2016年10月14日,陶某以2400元的價格通過物流從“趙某”處購進了60箱共計600盒“生命源”保健食品。陶某知道自己沒有經營許可證,在自家樓下的倉房偷偷對外兜售,每盒以140元價格出售。由于陶某吹噓該保健品降壓、降糖效果好,該保健品售賣很好。但這個供貨的趙經理陶某并沒有與他見過面,僅是電話及賬戶錢款來往。
陶某上家是誰
為了找到源頭,金州警方經調查查明,供給陶某貨的“趙經理”持有的是遼寧鐵嶺昌圖縣農業(yè)銀行卡,該銀行卡往來錢款頻繁,錢從全國各地匯到該卡上。但是,“趙某”辦理的這張銀行卡身份信息卻是鄭某。50歲的鄭某是遼寧鐵嶺人。大連警察在鐵嶺昌圖一農業(yè)銀行監(jiān)控視頻中發(fā)現(xiàn),取錢人是鄭某,警方確認所謂的“趙經理”即是鄭某。
警方經進一步調查發(fā)現(xiàn),鄭某頻繁向另一個銀行卡匯款,該持卡人為湖南36歲女子“朱某”,然而,“朱某”取款的地址為河南鄭州管城回族區(qū)。鄭州“朱某”與遼寧昌圖的趙經理鄭某每天都有實名電話聯(lián)系,偵查指向表明,涉案的假保健品應是在遼寧昌圖、河南鄭州生產、銷售的。
按照警方指示,陶某再次向上家鄭某進貨。果然,警方發(fā)現(xiàn)昌圖的“趙經理”即鄭某立即電話與鄭州“朱某”聯(lián)系,警方據(jù)此推斷,鄭某一直以“趙某”的身份使用電話遙控鄭州發(fā)貨。
警方通過“朱某”的銀行卡的使用調查發(fā)現(xiàn),女子“朱某”是安徽阜陽籍中年男子李某的情人,是李某一直使用“朱某”的銀行卡以及手機號碼。
鄭州農村團伙一網打盡
2016年12月24日,專案組在昌圖縣將嫌疑人鄭某抓獲,雖然鄭某到案后拒不交代,但警方通過技術偵查查明了生產源頭在鄭州農村。
12月26日22點30分,金州警方便衣警察包圍了河南鄭州市管城回族區(qū)圃田鄉(xiāng)石王村一棟3層小樓,當李某妻子開門時警察迅速沖進,當前一幕讓警察大喜過望,李某等5名案犯正在灌裝、壓膜、裝箱偽劣保健品。這棟租來的三層樓房內堆放著大量成品、半成品保健藥品。警方依法查沒封存了膠囊型成品、半成品假藥和假保健食品400余萬粒,粉末狀的假原料300余公斤,各類藥品包裝盒8000余套,以及用于生產的機器設備10余臺。
警方初步查明,隱蔽幕后的李某在此處以每板膠囊1毛錢的生產成本瘋狂生產假保健品,再通過遼寧昌圖的鄭某對外聯(lián)系銷售批發(fā),鄭某收到貨款后按比例返給幕后的李某。兩年來,李某通過鄭某提供的購貨信息面向全國發(fā)貨,涉案地區(qū)包括江蘇、四川、云南、新疆、甘肅、山東、東北等12個省區(qū),下線“零售商”以降壓、降糖等虛假功效宣傳,然后將保健品價格翻番至數(shù)百元一盒對外出售。由于其物流發(fā)貨隱蔽,銷售渠道隱秘,一直沒有被執(zhí)法監(jiān)管部門發(fā)覺。目前,據(jù)初步估計本案銷售金額達500余萬元。涉案主犯8人已全部到案,這個盤踞在河南鄭州農村的特大制作假藥犯罪團伙被從源頭被連根鏟除。該案在深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