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各類飲品的銷售旺季,茶飲料尤為暢銷。不少人看來,茶飲料因為含有茶多酚,既能解渴又能提神,因此飯后一杯成為習慣。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許多茶飲料店的制作原料中,確實有茶葉,那它真的可以代替喝茶嗎?為了一探究竟,本次求證實驗室對飲品中的茶多酚含量進行了檢測,通過數(shù)據(jù)的形式展現(xiàn)它們的“真貌”。
A
賣家確實加入了“茶”
茶飲料獲年輕人青睞
中午12點,市區(qū)一個街角的茶飲料店像往常一樣排起了長隊,除了現(xiàn)場購買的男女青年,還有一群外賣“大叔”拿著手機不停催促,生意較好的得送10杯以上。
“因為他們家的飲料里有真的紅茶,喝上去味道很濃,特別正。”王小姐是附近一家企業(yè)的員工,幾乎每天午飯后她都會喝上一杯該店的茶飲。相比普通的奶茶,這種添加了真正紅茶的飲料更解暑,下午也不容易犯困,精神好很多。
記者注意到,該店鋪的工作人員在制作相關(guān)茶飲料時,均會從一個大型煮茶容器內(nèi)取出定量的紅茶,與其他原料混合。店員還告訴記者,紅茶是他們家的特色,每天都是用新鮮茶葉熬制的,銷量很好,我建議你可以點一杯單獨的紅茶嘗一下。“”
在對方的建議下,記者點了一杯“阿薩姆紅茶”,售價8元。該飲品的顏色呈現(xiàn)出紅褐色,與正常的泡紅茶差別不大,從口感判斷,也確實有濃郁的茶香和略微苦澀感,總體還不錯。
隨后記者又來到另一家同樣以“茶”著稱的飲品店,因為沒有單獨的紅茶,最終點了一杯“鮮檸檬紅茶”。該飲品喝起來也有一定的茶味,加上檸檬的酸爽,給人的味覺沖擊更大些,不過它的顏色呈現(xiàn)出淡黃色,遠不如前一家店鋪的“阿薩姆紅茶”看著靠譜。
B
它們的茶多酚到底有多少?
實驗顯示竟不及袋泡茶百分之一
我們知道,茶葉中最為重要的成分是“茶多酚”。據(jù)了解,茶多酚的攝入對人體有益,主要功能包括解毒、抗輻射等,那么記者購買的2杯茶飲料中,是否有可觀的茶多酚呢?
記者又購買了2杯全新的茶飲料,并購買了超市內(nèi)的瓶裝紅茶飲料,以及常見的袋泡茶、普通紅茶葉,在吳中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的協(xié)調(diào)下,將5個樣品送至蘇州泰事達檢測技術(shù)有限公司,由該檢測機構(gòu)負責檢測不同產(chǎn)品內(nèi)茶多酚的含量。
根據(jù)國標《GB/T8313-2008茶葉中茶多酚和兒茶素類含量的檢測方法》,以及《GB/T21733-2008茶飲料》相關(guān)要求,檢測人員對樣品進行了實驗。
結(jié)果顯示——
“阿薩姆紅茶”的茶多酚含量為0.946g/kg、“鮮檸檬紅茶”的茶多酚含量為0.607g/kg、瓶裝紅茶飲料的茶多酚含量為0.303g/kg、袋泡紅茶的茶多酚含量為137g/kg、普通紅茶葉的茶多酚含量為126g/kg。

也就是說,記者購買的茶飲料中,茶多酚含量最高的樣品,不及袋泡紅茶的百分之一。如果單就茶多酚這一項目而言,想要攝入與袋泡紅茶一樣多的茶多酚含量,那至少得喝144.8杯“阿薩姆紅茶”、225.7杯“鮮檸檬紅茶”、452瓶裝紅茶飲料。
C
取代喝茶不靠譜
茶葉與茶飲料有本質(zhì)區(qū)別
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看出,茶飲料的茶多酚含量遠不及茶葉,如果想將其取代喝茶,顯然是不靠譜的。
實際上,國家對于茶飲料也有相關(guān)標準要求,只是“門檻”較低。
按照國家相關(guān)標準,如產(chǎn)品被定義為“紅茶茶飲料”,那茶多酚的含量應(yīng)≥300mg/kg(即0.3g/kg);如果是“綠茶茶飲料”中茶多酚的含量應(yīng)≥500mg/kg(即0.5g/kg);如果只是“果味茶飲料”(調(diào)味茶飲料),則茶多酚的含量只需≥200mg/kg(即0.2g/kg)。
由此可見,瓶裝紅茶飲料的茶多酚恰好高出國家標準線要求,是合格的。而記者購買的2款茶飲料也均符合要求。只是拿它們與茶葉比較,差距還是挺大的。
吳中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食品生產(chǎn)與流通監(jiān)管科相關(guān)負責人告訴記者,茶飲料的制作工藝是將茶葉提取液或其濃縮液、速溶茶作為原料進行加工,盡管保持了原有的口感,但從本次實驗可看出茶多酚含量占比較低,所以它們的“保健功能”也無法相提并論。
至于口感,記者了解到當茶多酚含量達到一定程度(約0.5g/kg)時,茶飲料會接近泡茶,從而解釋了為什么我們喝茶飲料也能感受到濃濃的茶香。如果因此就深信它們能取代喝茶,便是大家的“心理作用”了。
特別提醒
茶飲料可能含有大量能量
每日一杯當心變胖
實驗準備階段,記者在等待購買茶飲料時,注意觀察了一下,發(fā)現(xiàn)大部分年輕人并不喜歡單純的“茶”,而是樂于添加一些其他成分,例如牛奶、焦糖、冰激凌、芝士、乳味飲料等調(diào)節(jié)口感。
同樣,半數(shù)以上消費者對糖分有一定要求,其中“半糖”占比較高,其次是“少糖”和“全糖”,偶爾有“無糖”。
吳中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相關(guān)工作人員表示,在加入了各種配料后,茶飲料的熱量會大大提升,就算大家在喝的時候選擇“少糖”甚至是“無糖”,每日一杯下來肯定會對身體帶來不健康的影響,最直觀的變化就是發(fā)胖。此外,大多數(shù)茶飲料中含咖啡因,攝入過量同樣會帶來不利。
對此吳中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提醒消費者,茶飲料從保健功能來看,并不能代替喝茶,從健康方面考慮建議適量飲用。而除了喝茶飲料,酸梅湯、綠豆湯、西瓜汁等也可起到解暑作用,大家的選擇還是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