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下午,有網民發(fā)布了費縣路一蛋糕店肉松蛋糕中洗出棉花的視頻,這則小視頻在島城市民的朋友圈廣泛傳播,視頻拍攝手法與各地的“水洗棉花肉松”視頻如出一轍。視頻中的女子將肉松在水中揉洗后剩下了部分白色絮狀物,并說咬了一口覺得口感不對,原來肉松里都是棉花。青島市市南區(qū)發(fā)布官方微博對相關情況進行了發(fā)布,據悉,市南區(qū)食藥局得知這則視頻信息后,立即安排執(zhí)法人員趕到現場檢查。經查,該店持有效食品經營許可證,執(zhí)法人員已對正在經營的肉松蛋糕進行下架封存,并實地查看了制作原料及其供貨商資質和購貨票據;目前尚未在店內發(fā)現類似棉花的物質。
那么肉松到底是什么做的?為什么能洗出白色絮狀物呢?根據此前多地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辟謠信息中的解釋,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大部分肉松蛋糕上面的肉松都是肉松粉做的,肉松粉的主要成分是豆類,不完全是肉,因此才會在水洗后變成白色絮狀,并不是棉花,食用對身體也沒有任何害處。在此前網絡上流傳的“水洗棉花肉松”視頻中,還有拍攝者將肉松用打火機點燃,肉松一點就著,并且經燃燒后變成了黑色,視頻拍攝者以此作為商家用棉花制作肉松的證據,而食安專家認為這種觀點站不住腳,食物能點燃是一種普遍現象,并不能因此判斷肉松就是棉花做的。同時,棉花是不可溶植物纖維,雖然從外觀上可能可以做成蓬松的“肉松”餅,但是棉花是嚼不爛的,口感上與入口即化的肉松有著巨大差別,消費者一嘗便知。
針對視頻中的質疑,市南區(qū)食藥局22日在檢查中聯系了具有食品檢驗資質的第三方檢測公司,檢測公司人員現場抽取了該蛋糕樣品,下一步將對蛋糕成分進行科學檢驗,用檢測報告來解答市民的疑惑,市南區(qū)食藥局還將密切關注檢驗情況,依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