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歷時19年,用相機記錄螺髻山主峰下極度貧困村大象坪彝寨的脫貧蛻變

   2018-10-19 中國食品網(wǎng)9200
核心提示:  彝寨新生活  10月15日,我開著車離開108國道,從山腳朝螺髻山主峰下的鹿廠溝而去,沿柏油和水泥路走了18公里,云霧繚繞的
  彝寨新生活
 
  10月15日,我開著車離開108國道,從山腳朝螺髻山主峰下的鹿廠溝而去,沿柏油和水泥路走了18公里,云霧繚繞的螺髻山峰下,一個嶄新的彝寨撲面而來,這就是大象坪。整齊的房舍一家接一家,村里有了文化廣場,還有了停車場。彝寨里歡聲笑語,有的人在做飯,有的人去勞動,有的人騎上摩托突突地外出,有的人在村頭廣場里曬太陽、聊天。村里的“一村一幼”瑯瑯聲音蕩漾在村里,傳遞著彝寨希望。
 
  我用相機在19年里,記錄這個村莊從非常極度貧困走向脫貧后的全新生活。
 
  貧困印象
 
  1999年夏天,德昌縣為考察螺髻山旅游資源組織了一個考察隊,主要有旅游、宣傳、文化等部門人員組成,我是其中一名成員。我在縣委宣傳部從事新聞工作,這次主要進行采訪。縣上組織了幾輛越野車送考察人員和民工進山,記得車開在泥石爛路上,人都要散架了。下車后我們沿小路走了大半天,終于走到留宿地大象坪,我被驚呆了:這個村莊十分落后,人們穿著臟爛,吃的包谷飯和土豆,住的是通風漏雨的瓦板房,地上到處是豬屎羊屎,隨處可見孩子背孩子的場面……相比德昌縣其他地方,感覺這里太落后,于是我拍了許多照片。
 
  記得有一個小姑娘給我太深刻印象:她穿著不遮身的破衣服,背著妹妹,挑桶去接水,還帶著一個光屁股弟弟。這個姑娘大大的眼睛震撼了我,該是讀書的年齡,卻要做家務帶弟妹,還要動。
 
  2008年3月,德昌縣組織人員進行螺髻山旅游資源進行勘探,主要是同濟大學相關人員作調查和規(guī)劃,我作為州報記者隨行采訪。我再一次到大象坪,公路還是沒通到村里,烤煙地讓我感覺比1999年有一些發(fā)展,但還是十分貧窮。
 
  扶貧改變大象坪
 
  近年來,涼山扶貧工作力度前所未有,各地貧困山區(qū)發(fā)生巨變。2017年和2018年我又多次進入大象坪,看到大象坪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嶄新的彝寨呈現(xiàn)在螺髻山主峰下面。
 
  麻栗鎮(zhèn)大象坪村海拔2300米,全村幅員面積25平方公里,屬彝族聚居村寨,有7個村民小組,308戶1158人。2014年至2016年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6戶412人,是德昌縣兩個極度貧困村之一。經(jīng)過各級政府扶貧投入和幫扶單位的努力,經(jīng)過群眾的通力合作,2016年底,貧困戶年人均收入穩(wěn)定超過3200元,村集體經(jīng)濟24400元,這個村實現(xiàn)了脫貧摘帽。
 
  10月15日這天我在村里,感受到了這里的扶貧氣息,村子來了不少縣上和鎮(zhèn)上的干部,他們對當?shù)氐姆鲐毠ぷ鬟M行督查。
 
  新舊對比,作為記錄者的我非常感慨這個村莊的變化。大眼姑娘背上的妹妹胡小林已經(jīng)成為“一村一幼”的老師,她看到老照片很震驚,她講:“照片上背我的是姐姐,她已經(jīng)嫁到西昌市東河,旁邊那個是我哥哥,在不遠的干海村學校當老師。”當天下午,她在微信發(fā)了這些老照片并感言:“突然得到一些很久很久以前的一照片很感慨,很心酸,覺得姐姐的童年跟其他人和我的童年不一樣,心疼姐姐,感覺自己很幸運。”
 
  住在新房子里的四組村民、彝族婦女安巴爾樂滋滋地說:“我們是2017年搬進新房子的,國家出了7萬元,我們自己只出了3萬多元。”老人黑日補哈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這一生還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
 
  為了改變這個村莊的住房,德昌縣整合D級危房、彝家新寨和地災搬遷資金,新建4個新村點126套安全住房,新建散居貧困戶住房2套,住房功能改造提升9戶,126戶貧困戶于2017年遷入住新居,政府還為遷入新居的貧困戶購置“大10件套”和“小5件套”生活設施,改善了貧苦戶生活條件。
 
  村文書魯正友介紹,2018年全村賣烤煙收入400多萬元,全村有3萬多只山羊,村民賣山羊一年收入也不少,最多賣羊收入有十多萬。烤煙和山羊是當?shù)卮迕竦闹饕?jīng)濟收入,也是該村脫貧的主要產(chǎn)業(yè)。“我家種了14畝烤煙,一年烤煙收入有7萬元。”
 
  據(jù)了解,大象坪村因地制宜,大力發(fā)展烤煙產(chǎn)業(yè),實現(xiàn)短平快的增收。利用扶貧周轉資金購買了優(yōu)質能繁母羊231只,與貧困戶共養(yǎng),每年底貧困戶向村集體上交50斤以上的山羊1只,實現(xiàn)村集體經(jīng)濟“0”突破。在村第一書記邱富彬的帶領下,2017年村里種植了車厘子210畝,今年已經(jīng)掛果。
 
  用產(chǎn)業(yè)增收才能真正實現(xiàn)脫貧。貧困戶胡友呷種了10畝烤煙,收入4萬多元,一舉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黨員干部虎友爾帶貧困黨員賈巴伍各大膽探索種植“青薯9號”60畝,畝產(chǎn)達5000斤。安日且全家有5口人,種了幾畝烤煙,還養(yǎng)幾十只山羊,縣政府號召發(fā)展核桃,他又種下幾千棵核桃,已經(jīng)在掛果。
 
  “因為路不好,八十年代村民到鎮(zhèn)上要靠走路,貨物要靠人背馬馱。現(xiàn)在路好了,許多人家有了摩托車。”魯正友說。大象坪村交通閉塞,基礎薄弱,通村道路有9公里土路,道路狀況極差,雨季經(jīng)常遇災造成道路中斷,行路難、農(nóng)副產(chǎn)品流通更難,2016年德昌縣整合資金650萬元完成了這個村的通村道路路面水泥硬化工程、新修2條通社毛路。2017年新建2座橋梁和4個新村點連接道路的水泥硬化。
 
  以前村子里孩子受教育少,隨處可見孩子孩子的場面,但今天平時村子里孩子們都進了學校,接受15看年的免費教育。連村子里的15名幼兒也走進“一村一幼”,接受學前教育,縮短與外面孩子們的差距。胡小林和另一位老師上課教幼兒們說普通話,和一些基礎知識,帶幼兒做操。幼兒們玩得很開,學得有滋味。她說:“我從西昌師范學校畢業(yè)在這里當了一年多老師,我的目標在這里好好教娃娃。”
 
  邱富彬幾年來一直沉在村子里與村組干部一起抓“四好”建設。他說:我們定期開展‘四好家庭’評選為內容的活動,潛移默化地改變村民的行為習慣;引導村民摒棄迷信、攀比等陳規(guī)陋習,用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倡導理性消費、反對鋪張浪費,全村向好風氣漸漸養(yǎng)成。”
 
  村委會里掛著德昌縣螺髻山旅游規(guī)劃圖,這個村在圖中位置顯著。“大象坪處于螺髻山主峰下面,風景好,民族風情濃,村邊還有明代祖師洞佛教文化遺址,旅游資源豐富。大象坪作為省級鄉(xiāng)村旅游扶貧重點村,麻栗鎮(zhèn)黨委政府今年在該村已發(fā)展達標戶5戶。大象坪村旅游前景看好,這是大象坪將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產(chǎn)業(yè)支撐。”鎮(zhèn)黨委書記曾繼育說。
 
  
 
  四川省涼山州委外宣辦  宋明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