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單子焦慮,單子多了崩潰!”聊起外賣,上海的餐飲人老邢表示,他永遠也不會忘記去年盛夏的一天中午,一分鐘進幾十個訂單時的絕望感。將近一半的菜品斷貨,外賣小哥集體失蹤,先是一個個打電話跟顧客溝通換菜,好不容易打包好了外賣,再一個個打電話催外賣員來取,各種落埋怨,手機和耳朵發(fā)燙。
最可怕的是隨之而來的差評和單量暴跌,“外賣的蝴蝶效應特別可怕,只要有一天爆單,口碑砸鍋,單量下跌的速度快到你想不到,隨之而來的就是虧損。”
只要是做過外賣的餐飲老板,大多經歷過這種過山車——
(1).爆單時出餐速度慢,店內人效不足;
(2).騎手分配不合理導致運力不足,配送速度慢、效率低;
(3).菜品口味難統(tǒng)一,顧客體驗感下降,差評投訴增多,復購率下降。
(4).一個惡性循環(huán)下來,門店的盈利能力大打折扣。
“外賣旺季并發(fā)癥”可防可控,這里有三個“預防針”
外賣運營能力的提升是一個系統(tǒng)工作,門店動線的合理規(guī)劃,完善管理、提高人效、釋放廚房產能固然重要,線上門店的調整更不能忽視。
內參君特意拜訪了目前外賣代運營的標桿服務商——食亨。據悉,僅在今年剛剛過去的3月份,除了數量龐大的新增單店商戶,食亨僅當月接入的新增連鎖品牌商家就已達到200家。
這背后除了能看出食亨專業(yè)強大的運營實力,也凸顯了不論大小品牌,越來越多的餐飲商戶,在為即將來臨的“顧客搶奪旺季”卯足了勁,尋求更專業(yè)有效的解決方案。
作為中國最大的外賣代運營服務商,食亨依托強大的數據分析系統(tǒng)與專業(yè)的人才團隊,從多維度對外賣運營狀態(tài)進行深度數據分析。
目前,食亨的服務網絡覆蓋全國超過240座城市的數萬家門店,為餐飲及新零售品牌在餓了么及美團外賣上的線上門店提供精細化、定制化的代運營服務,獲得了包括星巴克、周黑鴨、滿記甜品等在內的眾多大、中、小品牌的長期青睞,對各個體量的商家都有很強的滲透。在與食亨餐飲研究院交流后,內參君總結出了防患于未然的三大“預防針”。
① 菜品排序不能瞎,按級別把菜單捋一遍
首先,菜單排序要進行優(yōu)化,以促使顧客做出符合商家傾向性的選擇。內參君總結出了菜品分級的三大維度:菜品貢獻度,加工時長和菜品毛利。
根據不同的菜品分級,對不同菜品級別制定對應方案:
(1).高貢獻度、高毛利、低加工時長商品——作為主推菜品
(2).高貢獻度、低加工時長、低毛利商品——作為低毛利菜品排在主推菜品之后
(3).高貢獻度、高毛利、高加工時長商品——需要提前備餐
(4).低貢獻度、高毛利、低加工時長——作為口味待改進商品,有精力時可注重提升
(5).單維度高貢獻度商品——作為結構化菜品,用于豐富菜單多樣性
(6).低貢獻度、低毛利、高加工時長商品——建議下架
一般一級菜品按大類區(qū)分之后(如主食與配菜等),二級菜品可按以下邏輯排序:
1.通過菜品分級將最有價值的菜品置頂,相同屬性菜品按月銷量排序
2.“低毛利產品”可通過ABC法則搭建套餐,以提高利潤
3.“預加工產品”可根據每日銷量進行提取備餐,以縮短加工時長
食亨餐飲研究院的負責人對內參君解釋,銷量排序的目的是為了方便顧客快速下單,減少決策時間,“銷量高的位置靠前,讓顧客最先注意到熱銷產品,這對新客而言有引導作用。”毛利方面,按盈利的出發(fā)點,自然會把毛利相對較高的產品排在前面,低的排在后面。除了毛利和銷量,旺季菜品排序,重要的考量維度就是出餐速度。
“外賣的木桶效應極為明顯,做堂食一個菜出慢了并不要緊,但做外賣一個菜出慢了,整單都無法配送,可以說一單晚,全單完。”他說。
食亨餐飲研究院的負責人談到,食亨的運營人員依靠“i食亨系統(tǒng)”的大數據測算,對商家的菜品排序精確到“重點對每個菜品的出餐速度作出評估”。
銷量高、出餐快的菜品盡量排名靠前;銷量高、但出餐比較慢的菜品就需要提前多備餐;如果是銷量較低、出餐又慢的菜品,要盡量排序靠后。除此之外,在外賣旺季時,線上門店還要做SKU的篩選和調整,如果堂食SKU過多,不建議全部上架線上。
② 丟卒保帥,利用大數據棄劣質訂單
在外賣旺季,按照系統(tǒng)默認的半徑設定外賣的配送范圍,并不合理。外賣配送范圍的調整,一定要經過實地考察,而不能紙上談兵。
不合理的配送范圍往往會導致無效訂單率的升高。下圖為某家門店在去年12月份的外賣訂單分布情況:
這家門店的無效訂單分布情況如下:
食亨的外賣操盤手解讀道,綜合以上兩個圖表可以看出:
距門店3公里以上的訂單僅占全部訂單的2.27%,無效訂單卻占全部無效訂單21.40%。
這可能是配送距離遠或者配送難度大造成的,在高峰期應當縮小配送范圍,考慮舍棄3公里以外的訂單。
“畢竟顧客點單發(fā)現不在配送范圍和顧客點單不能及時送到,后者的體驗感更差。所以在有限范圍內最大程度地服務好顧客,往往會事半功倍。”
③ 連鎖店排兵布陣,門店聯動打好組合拳
食亨作為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外賣代運營公司,先后服務了星巴克、周黑鴨、滿記甜品、撈王等超過1200家餐飲及新零售連鎖品牌的數萬家門店,服務網絡覆蓋全國超過240個城市,積累豐富的運營經驗和技術數據。服務團隊對于餐飲連鎖品牌的外賣旺季策略更有心得。對于品牌直營門店數較多,旺季訂單數較多,出餐壓力大的品牌,可以采用門店訂單分流法。
“品牌門店密度較高的區(qū)域,綜合考慮堂食和外賣的出餐情況,將二者配送范圍的重合部分進行二次劃分,讓出餐較快的門店為較慢的門店緩解訂單壓力。”
此外,用門店分級法,把全部門店的資源進行梳理,通過區(qū)別性的精細化運營,達到精準營銷的效果。
(1).針對A優(yōu)勢商圈 優(yōu)勢門店:提升利潤,逐步調整的活動方案,重點在于門店優(yōu)化,提升到收率,減少自營銷。
(2).針對B優(yōu)勢商圈 提升門店:核心銷量提升門店,提升曝光,資源和活動力度傾斜,參與平臺新玩法,廣告投放首選門店,可適當增加自營銷投入。
(3).針對C劣勢商圈 優(yōu)勢門店:穩(wěn)定單量,通過精準營銷提升復購,基礎優(yōu)化,提升顧客復購率。
(4).針對D劣勢商圈 劣勢門店:進行基礎優(yōu)化,提升轉化,實現單店突破,活動力度僅低于B類門店。
建立堂食外賣全局觀,抓穩(wěn)全年利潤高峰
線下堂食與線上外賣淡旺季剛好相反,所以對于兼營堂食和外賣的商家來說需要好好利用兩者的互補關系。
食亨餐飲研究院的負責人建議,在過冷或過熱的極端天氣主做外賣,在外賣平臺上加大活動力度的投入,豐富營銷活動;在堂食旺季時重視堂食體驗,輔之以外賣。“因為堂食的利潤點相對較高,在產能一定的情況下一定要穩(wěn)抓利潤點高的生意。因時制宜調整經營戰(zhàn)略,才能在激烈的餐飲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面對即將到來的餐飲外賣旺季,食亨餐飲研究院的負責人認為,做好充足的準備,利用大數據為驅動,做好系統(tǒng)化精細化的運營,打好這場外賣之戰(zhàn)并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