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大小記者組團采訪中國北方水餃秘笈傳承人于金明并DIY搟包絕藝

   2019-05-05 14630
核心提示:本報5月4日青島訊 為了讓放了小長假的小記者及部分家長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勞動節(jié)和領悟五四愛國精神,教會孩子們在動手中學會中國傳

本報5月4日青島訊 為了讓放了小長假的小記者及部分家長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勞動節(jié)和領悟“五四”愛國精神,教會孩子們在動手中學會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水餃的絕技妙藝,山東教育衛(wèi)視《校園星播報》青島報道中心的五名記者,約起了二十一名小記者和八名家長,于5月4日前往中國北方水餃品牌——娘娘樂水餃總部和娘娘樂水餃吾悅廣場店,舉辦了一場以《小記者學水餃絕藝+聽傳承人于金明講水餃文化及搟包絕藝》為主題的學習實踐活動。

(上圖:山東教育衛(wèi)視的三十多名大小記者到娘娘樂水餃品牌采訪時的情景)

上午十點二十分,大小記者采訪團直接來到位于13號地鐵兩河站邊上的娘娘樂水餃品牌誕生地保利海上羅蘭進行現(xiàn)場采訪。技能培訓部副部長兼娘娘樂水餃吾悅廣場店店長龐艷娘娘,爐火純青地演示著娘娘樂家獨有的“一瓜二劑三壓四搟五匙六餡七餃”的純手工水餃包制定律和“四杖搟個皮、兩秒包出餃,十多平店面、百萬元收入”的夫妻兩人創(chuàng)富模式的餃娘絕藝風景。

(娘娘樂水餃品牌總部的工作人員特意為大小記者準備了中國北方水餃專用搟面杖和新鮮的白菜、芹菜鮮肉等餡。)

娘娘樂品牌創(chuàng)始人、中國北方水餃面餡秘笈傳承人、大連陸軍學院司務長系87屆畢業(yè)生、總政沈陽廣州等軍隊后勤機關灶水餃秘方研配者和教程撰寫人、青島市藍色海洋科學研究院院長于金明,高興地向大家講述了中國水餃的由來及北方水餃與南方水餃的文化不同,講解了他三十多年來總結的“一瓜二劑三壓四搟五匙六餡七餃”純手工水餃包制定律是如何與現(xiàn)代市場嫁接,向全國推出來一次性投資幾萬元,當年可嫌幾十萬、以后年年能賺百余萬的最適合夫妻創(chuàng)業(yè)的贏利模式的,并請中國北方水餃搟包擂臺賽裁判單永女士親手向大家手把手地示范規(guī)定動作。  

(中國北方水餃面餡秘笈傳承人于金明向小記者們講述水餃文化和包制方法)

這個時候大小記者及部分家長已深深知道,原來娘娘樂品牌的水餃并不是象包家常水餃那樣隨性而來的,而是從和揪劑開始就進入了直徑、圓度、內厚外薄度、看相、光滑度、餃子型態(tài)、重量等的近二十項的精準標準計量。讓小記者們更加驚訝的是,娘娘樂家手工水餃不光是食材選用有絕對的標準,還在餃子的花樣上能做出一百多種不同的餡兒和三十種不同色彩、不同造型的餃子。

(小記者們親自參加包制的娘娘樂品牌七彩水餃,好看又好吃)

一番驚嘆后,大小記者和隨行的家長們都躍躍欲試般地沖到面案前面,爭相參加“DIY模式下的親手搟包水餃、自我品嘗傳承環(huán)節(jié)”。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看著娘娘樂團隊的娘娘們搟包起來那么輕松自如,可當自已拿到了專用的棗木雙尖搟面杖到了自已手上后卻怎么也不聽使喚了。別說四杖搟個皮了,就是十杖二十杖也沒有搟圓,更別說兩三秒包出一個餃子了。

(中國北方水餃搟包技藝擂臺賽評委單永女士現(xiàn)場為大小記者講解四杖搟一皮的動作要領。)

娘娘樂團隊的師傅們,就手把手地傳授搟皮用勁技巧、填餡捏皮動作,這才讓曾在家里包過多少年水餃的部分家長和沒有包過水餃的小記者們慢慢找到了感覺。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學習、實操,大家終于初步掌握了中國北方一字型水餃的包制方法,真切地體驗到了這家品牌店里的那句宣傳語“娘娘樂家水餃,珊瑚貝橋模樣,西海岸的味道”是怎么來的了——原來用這一系列規(guī)范動作包出來的餃子形狀恰如西海岸東方影都的地標珊瑚貝橋,而里面的當?shù)厥巢挠嘘懮系臅r令菜豬肉有海里新捕的大蝦仁等海鮮,而且色彩豐富時尚美觀,當然是鮮美的西海岸味道了。

(娘娘樂水餃總部的趙娘娘為大小記者盡心服務)

在六頭專用水餃鍋面前,小記者們就包不可耐地將剛剛盛出來的親手包制的水餃端到美麗的兩河岸畔的草坪旁,慢慢地品嘗起來自已的杰作。“這是我包的正宗的中國北方水餃,快來嘗嘗呀!”“這是我包的七彩餃子,多好看呀,都不舍得吃啦!”“這是我包的玫瑰花水餃,多漂亮呀!”……

(小記者們在認真學習娘娘樂水餃的包制方法)

在品嘗自已包制的水餃過程中,小記者們無意中從百度百科中了解到,娘娘樂水餃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不光是中國北方水餃面餡秘笈傳承人,原來曾經(jīng)還是一名軍地兩棲記者,不但在《解放軍報》《人民日報海外版》《臨沂日報》《青島財經(jīng)日報》等當過實習記者或記者,曾參加87年大興安嶺特大山火、珍寶島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二十周年、隨地方黨政考察團到深圳特區(qū)考察等重大事件等的采訪。

(曾為二十年軍地兩棲記者的于金明,接受山東教育衛(wèi)視小記者的采訪中)

見到了獲過上百件新聞獎的老記者,小記者們便沒有放過這個機會,提出請于金明給講些采訪經(jīng)驗和寄語。于金明便又用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以《重特大新聞采訪三要三不要》為主題進行了講解,寄語小記者們“發(fā)揚好五四精神,走好文化傳承之路,把握時代主旋律,用好創(chuàng)新融媒體,講好身邊的中國故事,做中國復興的接班人。”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