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細(xì)說檳榔文化:為你揭秘湖南人最硬核“社交單品”

   2019-12-31 11320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其中飲食禮儀在中國社交文化中占據(jù)了重要位置。在先秦人們“以饗燕之禮親四方賓客”,迎賓的宴飲稱為“接風(fēng)”、“洗塵”,送客的宴席稱為“餞行”。于古代待客禮儀中,“賓”與“郎”都是對嘉賓貴客的尊稱,遇貴客臨門,都要送上檳榔表示對客人的尊重和熱忱。

在現(xiàn)代社交文化里,同樣也有一首流傳在湖南街頭巷尾的民謠:“檳榔越嚼越有勁,這口出來那口進,交朋結(jié)友打園臺,避瘟開胃解油性。”這句民謠生動形象地反映了湖南檳榔在當(dāng)?shù)厝藗內(nèi)粘I钆c人情社交中的重要作用。

“檳榔”曾為古代富貴家族的社交奢侈品

在古代,有不少達(dá)官貴族將檳榔視為尊貴之物。據(jù)《南史》卷十五《劉穆之傳》當(dāng)中記載:“劉穆之微時,往妻兄江氏家求食,食畢索食檳榔,為江氏兄弟所嘲弄。后穆之為丹陽尹,召江氏兄弟宴饗,至醉飽,以金盤盛檳榔一斛進之。”講的是南朝劉宋王朝的開國元勛劉穆之在他年輕時,家里非常貧窮,經(jīng)常去妻子的哥哥家蹭吃蹭喝。有一次家宴上,劉穆之吃飽喝足后,向大舅哥討吃檳榔以助消食。而妻子的哥哥嘲笑他窮的連飯都吃不飽,怎么還要嚼檳榔來助消化。劉穆之覺得很難堪,狼狽地回了家,從此再也沒有去過江家。后來劉穆之時來運轉(zhuǎn),做了“丹楊尹”的大官,便設(shè)宴款待江氏哥哥。臨別前,下令讓人用金盤裝上檳榔獻(xiàn)給江氏兄弟,江氏兄弟悔愧難當(dāng)。“劉穆之金盤檳榔”的故事流傳開來,不僅鼓勵了很多落魄的文人志士發(fā)奮圖強,自此,檳榔也成為劉宋王朝尊貴的社交禮品身份地位的象征。

劉穆之“金盤檳榔”典故流傳甚廣

1973年,有一個考古隊在河南宣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古墓,那就是震驚一時的“千年飯局”。在“飯局”桌上,美食眾多,有梨、桃、棗、豆蔻僅剩下籽、核、板栗等,其中最搶眼是其中有一盤非常現(xiàn)代感的食物——“檳榔”!早在1000多年前的遼代,檳榔就傳入到了北方,在世家大族的社交生活中,檳榔就是款待貴客的食物之一。

考古發(fā)現(xiàn)“千年飯局”上赫然可見一盤檳榔

“檳榔”走進現(xiàn)代生活,成為尋常百姓家日?;ベ浀膶こN?/strong>

“吊吊手,街上走,買檳榔,交朋友。”,“拜年不敢當(dāng),進來吃檳榔。”這些湖南當(dāng)?shù)赜忻脑姼琛⒚裰{都生動地反映了湖南檳榔衍生出來的社交文化。

中國古代食用檳榔的習(xí)俗,早在1000多年前,典籍中就有記載。而“檳榔”傳至湖南,據(jù)考證也已有400余年歷史。

無論往昔還是當(dāng)下,走在湖南各個城市街頭,到處可見嘴里嚼著檳榔的人,不分男女,不論老少。他們口含檳榔,見面相互遞上一口,咀嚼起來沉醉其中,那微醺暢快的神韻,一度成為三湘四水大街小巷屢見不鮮的場景。

在湖南農(nóng)戶家庭,每年春節(jié)期間有一些民間“贊土地”,他們手持碗鑼與竹片,邊敲邊贊,挨家挨戶的串門,到各家各戶祝贊詞,賀新春。俗語云:“檳榔似銀錠”,象征著財富與祝福,這時戶主便會贈送幾口湖南檳榔討個吉利,“贊土地”則會更加高興的贊道:“老板是個財帛星,拿錠元寶賞陽春。”

在湖南傳統(tǒng)喜宴禮節(jié)中,仍然保留著送檳榔的習(xí)俗。新婚喜事時,新郎、新娘贈予賓客湖南檳榔,這時賓客贊道:“新娘檳榔兩頭翹,一口兩口我不要,三口四口不為多,我要五子大登科。”在各種婚禮、生辰、喬遷等喜宴中,檳榔是禮品盤、禮品袋中的吉祥之物,取避邪消災(zāi),升官發(fā)財之意。湖南人出門辦事時、見客戶談生意時,同樣也會買上幾袋高端上檔次檳榔,見面時將湖南檳榔作為禮品遞上,禮節(jié)到了,面子也到了,在陌生人互相寒暄前,遞上一口檳榔,也會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現(xiàn)如今,湖南檳榔已經(jīng)成為了湖南人日常生活中超硬核“社交單品”,檳榔文化也成為了湖南人獨特的社交禮儀的一部分。借用湖南本土笑星大兵的一句廣告詞:“非檳榔不為禮撒!”就可見湖南檳榔在湖南的人情禮節(jié)中占有多高的地位。湖南檳榔不僅是人們茶余飯后的休閑食物,更是表達(dá)了湖南伢子“慷慨大方、熱情好客、廣結(jié)好友、灑脫霸道”的地方特色社交文化。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