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武漢煙火重生!“漢煨”堅守傳統(tǒng)煨湯手藝,守護武漢人老味道

   2020-10-30 中國食品網15500

武漢,一座英雄的城市,經歷過疫情的陣痛,正在慢慢的復蘇。10月27日,人民網發(fā)布《人間煙火》最后一期專題,由“漢煨”匠心煨煮的武漢傳統(tǒng)湯肴——排骨藕湯,廣受網友關注!

重拾武漢的煙火氣,升騰的爐火重燃希望

緩慢升騰的爐火,包裹著武漢煙火重生的氣息,經歷過寒冬的痛,武漢正需要這爐炭火,重新燃起曾經有過的那些希望。香濃的藕湯端上桌,是一次次團聚邀約的情感傳遞,更是無數次情誼的暖暖分享。

當城市開始復蘇,武漢人逐漸走出家門,與親朋好友相聚,吃上一場遲到的團圓飯。在武漢人傳統(tǒng)的家宴上,排骨藕湯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經典湯肴,親人們說著家常,喝著藕湯相聚一堂,武漢的煙火氣又回來了。

文武炭火煨足9小時,民間匠心煨煮一罐好湯

一把蒲扇,一爐煤火,一個老銚子,煨出記憶里家的味道。

在潛心復原老武漢煨湯手法的過程中,“漢煨”走訪了多位武漢老市民及華農、武漢水產研究所等機構的專家,向他們請教煨湯的經驗;并向楚菜掌門人、中國烹飪大師盧永良大師取經,在新楚菜代表童振中大師團隊的帶領下,對煨湯過程各項技術指標的上千次測定,將三鎮(zhèn)炭火煨湯老手藝的精髓,提煉為文武火力和恒溫控制合計9小時的最佳標準。

“漢煨”精心選用粗砂材質的銚子進行湯品制作,可以在煨湯過程中使油脂與水達到最佳融合。鍋里全都是精華,讓排骨的香味和蓮藕的清甜完整的保存在銚子里,一口藕湯下肚,絲毫沒有油膩感。用炭火老銚子煨出來的湯,用外婆的話說就是“有種深入骨髓的煙火氣,一般爐子煨不出來!”

暖胃更暖心,藕湯帶你重溫簡單美好

“藕湯趁熱才好吃,家人在一起才是團聚”,一份溫熱的藕湯暖胃更暖心,“漢煨”承載的武漢人味覺的回憶,讓親人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漢煨”致力于復刻大武漢飲食生活持續(xù)變遷中的堅守與傳承,從江城三鎮(zhèn)居家生活最本源的味覺回憶出發(fā),再現各年代經典燒菜鹵味,以街頭巷尾、街坊鄰居質樸老味道的重拾,融入武漢新時代的歡欣。

回望過去,正是經歷過疫情,我們才能深刻地體會到團聚的彌足珍貴。“漢煨”的這一份藕湯,也將一直守護著武漢人記憶中的味道,守護著生活中的這份來之不易的簡單美好。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