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沙雨,今年27歲,淮安人。我17歲就入職了江蘇某500強企業(yè)做工程,從基層做到主管。擔任主管一職的五年里,我頻繁地出差,跟妻子孩子聚少離多,為了能結束長期異地的生活,我下決心離職了。
我應該算喜姐公司第一批加盟商了,2019年底,我聽我姐姐在南京工作的朋友提到了喜姐,說現(xiàn)在火得不得了,我朋友就順勢也跟我提議,說要不要看看這個項目,我們之前本來就是做工程的,也有一些經(jīng)驗。
我們就去了南京做實地考察,說實話,當時看到他們總店排隊的景象,我是抱著觀望的態(tài)度的、認為是門店的營銷手段。后面我們?nèi)タ偛苛私忭椖?我對招商部長比較有好感,覺得他人很爽快、實在,也沒有一些銷售慣常的逼單行為。
促使我簽單的決定性因素是品牌炸串的口味,做餐飲嘛,能做長久,好口味肯定是重中之重,我的店正好是2020年元旦試營業(yè)的,跨度整個疫情期,現(xiàn)在生意也很穩(wěn)定了,我也打算開二店。
當時選址,是我自己看的店,無邊界餐飲管理公司來評估,覺得不是太合適,但因為我自己就是工程出身,就很堅持在這塊做,回頭看看,對當初的決定還挺滿意的。
我的店,最初的時候業(yè)績不是很高,但是我做事很認真,也講方式方法,可以說一年365天,連節(jié)假日,我都基本是在店里的,現(xiàn)在對自己店鋪的營運也做到了了如指掌、得心應手;我本身就對小吃這個品類很興趣,因為我在大企業(yè)工作的經(jīng)歷,我也能把運營和推廣的經(jīng)驗運用到自己店里;我對成本的把控比較好,目前我的店業(yè)績穩(wěn)在一個相對來說中上游的水平,我是滿意的。
因為我以前就帶項目,所以開店了,也比較“獨立”,能不麻煩公司的就麻煩,也不會一點小事就逮著公司去鬧、要求解決;但是相對的,我對公司在品控這方面的要求,會很高,比如我去年,拿到一批貨,我覺得品質(zhì)沒達到我以往的要求,我立馬跟公司反饋了,公司也很快就處理了,把這批貨都撤回了……我認為做餐飲,產(chǎn)品本身一定要嚴格把關,如果我覺得無所謂,就糊弄過去了,就是對自己的店、對所有消費者不負責任。就拿我自己的店來說,我從來不高讓利啊、打折這類的營銷活動,因為我們店就是倚靠著產(chǎn)品口味做生意的,我們口味夠硬,實力夠強,就不愁沒有客人,客人有時候真不在乎一點“小便宜”,大家是要看到真品質(zhì)的。
我開店的信念就是:“就算我是個加盟商,也要當做是自己的品牌去做,不能啥都指望公司。”
雖然說實話,目前的收入還是比不上我在企業(yè)當管理時的工資、也非常辛苦,但我也很充實,畢竟是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也有更多的時間陪伴我的家人,給自己打工嘛,勁頭當然很足。
我對喜姐炸串整個品牌,也是有很多期許和一些建議的:
第一,我希望咱們品牌能不斷升級,越做越強,讓品牌更“值錢”,為加盟店背書;
第二,我希望公司能不斷提升加盟準入門檻,大家強強聯(lián)手,合作共贏,提升品牌影響力;
第三,我理解公司業(yè)務繁忙、要面面俱到,但是公司也要更多聽取有經(jīng)驗的加盟商的意見,因為大家都是奔著做好生意去開店的;
第四,希望像外賣和市場這些部門,能根據(jù)不同城市、不同區(qū)域的市場體量和目標客群的口味習慣做數(shù)據(jù)分析,因地制宜開展策劃活動。
我堅信,做生意談合作都是“人心換人心”,我是跟喜姐一起走過來的加盟商,對我們的產(chǎn)品和品牌很滿意,很放心,我期待也相信,我們喜姐會越來越好、越做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