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一只無形的手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一只名叫三聚氰胺的魔獸。這只魔獸張牙舞爪,制造了一場具有很強破壞力的食品安全風暴。這場風暴不僅危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使中國乳制品市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而且對政府監(jiān)管部門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和挑戰(zhàn)。
由于此次事件波及與奶制品相關的飼料、原料奶、加工、貯運、銷售等消費的上、中、下游各個市場環(huán)節(jié),這就使得包括農業(yè)、質檢、工商、商務、衛(wèi)生、食藥監(jiān)等在內的所有涉及到的政府監(jiān)管部門,一方面要依據(jù)自身的職能性質參與事件的調查處置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分清各自的職責權限,承擔相應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各職能部門能否從全局出發(fā),真正發(fā)揮自身職能作用,搞好協(xié)調配合,同時能否以大局為重,主動承擔責任,就成了有效應對事件的關鍵。而這對每個監(jiān)管部門來說,都是一種雙重考驗。
從兩個多月應對此次事件的過程和結果看,各職能部門所發(fā)揮的職能作用還是可圈可點的。不過,若對整個事件進行深入反思,尤其當追溯事件的根源時,我們還是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雖表現(xiàn)在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解決問題的細節(jié)上,但根源卻在于一些職能部門沒能正確認識和處理好部門職責與統(tǒng)一規(guī)劃的關系。這反映了一些部門的大局意識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古人云,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這就告訴人們,看問題,辦事情,都不能僅僅看到一時一事,而要善于從大局、從長遠來觀察和謀劃。對于政府職能部門而言,講大局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如果做什么事情不能從全局出發(fā),而只是講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只“謀”自己部門的“一域”,這明顯是一種“小家”意識,不僅不利于解決“大家”的問題,最終也會有害自己部門發(fā)展。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最初的處置工作曾一度陷于被動,很大程度上與個別職能部門未能在大局意識之下充分盡職盡責,特別是沒有做好與其他職能部門的溝通、協(xié)調、合作有著直接的關系。
大局意識,最根本的還是體現(xiàn)在責任意識上。在這方面,質檢部門的表現(xiàn)無論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由于主要負責生產加工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管,從事件一開始質檢部門就沖到了最前面。他們不僅在發(fā)現(xiàn)三聚氰胺后第一時間向國務院和相關監(jiān)管部門進行了通報,而且從自身職能出發(fā),克服檢測設備和檢驗人員不足的困難,對進廠原料奶和出廠奶制品批批檢測,確保了奶制品出廠安全。尤為可貴的是,盡管面臨著來自社會上的一些因對質檢部門的職能分工和性質不甚了解及對此次事件的來龍去脈不很清楚而對質檢職能作用產生誤解和指責的壓力,但質檢部門并沒有過多的抱怨,而是頂著壓力,扎扎實實、夜以繼日地工作,忠實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勇敢地承擔了自己的責任。
反思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我們更加清楚認識到,樹立大局意識既是一種職責要求,更是一種覺悟、境界和品格。只有站在對國家、對消費者負責的高度,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在工作實踐中努力提高這種意識,讓其深深地扎根于腦海之中,才能真正做到通觀全局,以扎扎實實的工作作風和勇于自我犧牲的奉獻精神,把自己的職能工作落實好,經得起黨和人民的考驗。這是具有大局意識的重要表現(xiàn),也是對大局最實際的維護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