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南都社論:鴕鳥式自欺欺人貽誤地溝油問題解決

   2011-09-15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8420

    近日,浙江、山東、河南等地公安部門首次全環(huán)節(jié)破獲一起特大利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毀了涉及14個省的"地溝油"犯罪網(wǎng)絡。警方有證據(jù)表明,濟南生產(chǎn)的地溝油已流入河南、山東、河北等地糧油批發(fā)市場。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安部會同有關部門聯(lián)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在全國部署開展嚴厲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這個被冠以"首次"的大案的破獲,見證了公安機關的成績,同時也不幸宣告,"地溝油"流向餐桌的傳聞終于得到了證實。

    地溝油本來不是什么問題,對這種餐廚垃圾進行收購和深加工在國外還是一門成熟的產(chǎn)業(yè),荷蘭航空就是全球首家使用地溝油進行商業(yè)飛行的航空公司。但在中國,地溝油卻的確是一個嚴重困擾公眾的問題,因為人們紛紛猜測地溝油的終端消費環(huán)節(jié)很可能是在餐桌之上。2010年,武漢工業(yè)學院教授何東平的一席驚人之語加劇了公眾的焦慮,何教授團隊經(jīng)過深入調查,估計目前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有200萬噸到300萬噸,而中國人一年的動、植物油消費總量大約是2250萬噸,相當于吃10頓飯可能有1頓碰上的就是地溝油;地溝油中的黃曲霉素強烈致癌毒過砒霜100倍。

    源于樸素的生活經(jīng)驗,加上何東平教授詳實的調查數(shù)據(jù),在公眾食品安全信心本來就十分脆弱的語境中,人們一度談油色變。相關方面顯然認識到了這一點,面對地溝油問題也做了許多消解的努力。這個工作主要是由一些監(jiān)管人員和部分專家來完成的。

    浙江省藥監(jiān)局食品安全處處長對媒體表示,杭州做過暗訪,"他要把地溝油提純到食用油的水平,成本相當高,幾乎是不可能的,他是不合算的。"北京市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一位處長則在一次食品安全論壇上說,不管理論上還是實際上,地溝油上餐桌都是不可能的,因為地溝油有很強的味道,用簡單的方法處理,它的味道是不可接受的。

    向來堅信"其實我們吃得還不錯"的陳君石先生,這位有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雙重身份的專家,語重心長地教育公眾,"我們還能吃什么"的擔心毫無必要,因為"我們各個政府主管部門的監(jiān)管力度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強度",類似地溝油上餐桌等訛傳源于媒體不求證,溝通不暢以致百姓誤解。

    而就在今年8月,另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聲稱,"事實上哪里都沒有地溝油","從科學上來講,地溝油味道很大,如果處理到?jīng)]有異味,那么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所以回到餐桌是不可能的".他還由此判斷,一些引起熱議的食品安全話題都有杜撰成分。

    來自政府官員和專家的信息,當然足夠權威,足以安撫公眾不寧的心,可惜其效用維持得太短了。當專家們運用其獨具的科學知識信誓旦旦地保證,"用地溝油煉制食用油技術工藝復雜,一般人難以掌握,且煉制費用昂貴、得不償失"時,警方掌握的大量證據(jù)充分證明,使用地溝油煉制食用油的工藝流程僅是簡單的物理分離。不知道上述一些官員和專家面對公安部門的案情發(fā)布,是搖頭堅持不信呢,還是無奈地表示:這是一個奇跡?

    《人民日報》曾經(jīng)發(fā)表評論,分析政府和專家的公信力為何削弱,本次大案的破獲堪稱提供了形象的論證。觸目驚心的事實告訴我們,面對食品安全形勢的嚴峻,不許如何東平教授這樣深知內幕者說話,甚至有意掩敗為功,都是鴕鳥式的自欺欺人,問題永遠沒法真正消解,它只是悄悄地累積起來,并最終以大潰敗的形式徹底暴露。

    國務院決定對地溝油違法犯罪活動進行專項整治,我們相信,相關問題再也沒法用一床錦被遮蓋了,也相信有關方面會借鑒國外成熟的經(jīng)驗,從嚴控源頭、制訂標準開始,落實各監(jiān)管部門的責任,使地溝油回到它該去的地方,而不是惡心我們的腸胃損害我們的細胞。另外,回溯地溝油問題的前后起伏過程,從公眾和官員、專家對地溝油威脅的幾乎截然相反的解讀中,也似乎可以看出,兩類群體仿佛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正視這一點,也許才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關鍵。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