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牛奶喝出黑框眼鏡? 非理性的微博狂歡何時休

   2012-07-13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10300

  中新網7月12日電 最近一段時間,蒙牛的日子并不太好過。在網絡、尤其是微博上,整個中國乳業(yè)都是不受歡迎的行業(yè),蒙牛作為國內乳企的代表更是首當其沖。從“蒙牛悲比賽”到微博上網友間的嬉笑怒罵,“蒙牛”已經與“爾康”等熱詞一樣,成為網友“調侃”的對象,“調戲蒙牛”也成為了一種“娛樂項目”。日前,一則“蒙牛奶喝出黑框眼鏡”的“爆料黑貼”將這種娛樂推向了一個頂峰。

  7月10日,一位網名為“Jarksler”的網友在新浪微博上爆料,稱從蒙牛優(yōu)益C中喝出黑框眼鏡。在一天時間內,該微博的轉發(fā)量迅速超過5000次,評論量超過1000條,再次將蒙牛推入了輿論關注的中心。然而,與以往曝光蒙牛的信息不同的是,在對于該條微博的上千條評論中,對信息真實性的質疑占據了主導地位,絕大部分網友都認為這事兒“太假”。

  一位網名為“煙花相陌”的網友回復說,“這個比較假,眼鏡是黑框的,這個瓶子還算透明,買的時候這么明顯的東西在搖晃過程中很明顯就能發(fā)現(xiàn)”。一位網名為“袁小靚”的網友則表示,“你們搞企業(yè),栽贓也就栽贓吧,但是能不能稍微真一點兒?”另一位網名為“馬其頓鴨梨山大大帝”的網友則直言,“明顯是惡搞,人不投訴你造謠都算好了。”

  “牛奶中喝出眼鏡,這種謠言太荒謬。”乳協(xié)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的大型乳品企業(yè)都是采用集中機械化擠奶、全封閉式的流水線生產,原奶通過管道后就直接成為包裝好的成品,根本沒有機會往牛奶中添加異物。“生產管道中有很細的過濾孔,眼鏡這么大,完全沒辦法通過,這純粹是無稽的謠言。”

  謠言的無稽絲毫不影響微博的擴散和網友的娛樂。在該微薄的回帖中,有大批網友要求喝出金條、喝出飛機、喝出銀行卡等,這些惡搞的娛樂讓一次虛假的“食品安全爆料”,變成了一場借食品安全為名的自我狂歡,變成了一個對于企業(yè)而言的純粹的“無妄之災”。在這場狂歡中,沒有勝利者,帶來的只有對“爆料黑帖”的無聊和無趣,和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麻木不省。

  網友“山里的鴨梨”回復說,“下次換成隱形眼鏡,大家就信了”,這一回復揭示了此次事件留下的真命題。當一條食品安全的“爆料黑貼”出現(xiàn)時,微博中很少討論事實的真相,而是幾近一致地興奮、破口大罵,對于特定的行業(yè)和品牌都產生了極大的敏感性和極低的耐受度。這種過度情緒化的傾向對于真正推動國內食品安全進步,并無實際意義,卻讓微博從信息分享的平臺變?yōu)榍榫w發(fā)泄的渠道,逐漸蛻變?yōu)槭欠请y辨的“嗜血狂獸”。

  “無稽的謠言”容易不攻自破,似是而非的信息應該如何對待?為何“換成隱形眼鏡,大家就信了”?如何讓科學客觀的事實深入人心、避免這種“就信了”的情況的發(fā)生?這些問題需要企業(yè)、媒體和消費者共同的反思。

  食品安全大于天。對于企業(yè)而言,首先必須嚴把質量關,兢兢業(yè)業(yè)地做好本職工作,給消費者帶來放心的產品,更要在此基礎上加強企業(yè)的開放性,推進企業(yè)信息、尤其是與“爆料黑貼”有關的信息的透明化,減少謠言和情緒滋生的土壤。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無妄之災中,蒙牛的微客服表現(xiàn)出應有的重視和良好的耐心,得到了不少網友的認可。記者從蒙牛微客服了解到,在發(fā)現(xiàn)此條微博后,蒙牛微客服與該網友持續(xù)進行了三次接觸,前兩次是希望取得聯(lián)系以進一步溝通,在未得到回應的情況下,第三次則在微博上進行了幽默轉評,主動提出要給該網友送去眼鏡盒,以免下次喝牛奶時“眼鏡兒再次滑落進去”,贏得了很多網友的轉發(fā)肯定。一位名為“一路流淌”的網友回復說,“蒙牛這次挺好的,理性支持,遠比非理性跟風要好,支持一下”。

  另一方面,全社會也要理性對待食品安全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孫寶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很多所謂的食品安全問題,是由于普通公眾缺乏相關的科學知識所致,客觀全面的報道,既是保障消費者權益、也是維護和提升食品安全的有力途徑。微博作為新媒體,其用戶本身也都是一個個的“自媒體”,也應該遵循“真實性”、“善意”的原則,培養(yǎng)科學飲食的素養(yǎng)和鑒別新聞真?zhèn)蔚哪芰?,對食品安全事件形成正確的認識。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