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jié),稻浪翻滾。目前,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qū)43.3萬畝早稻迎來成熟收獲期,預計將在7月中旬前完成收割。廣大農戶搶抓晴好天氣,組織農機陸續(xù)開鐮收割,確保顆粒歸倉,助力國家糧食安全。
7月1日,在赫山區(qū)筆架山鄉(xiāng)張家塘村,整村完成“小田變大田”改造的田地上,五臺農機“開足馬力”來回穿梭,將飽滿的谷粒傾瀉入倉,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今年是一個豐收年,我共承包了600畝土地,種的是湘稻秈32號,早稻穗大粒重,畝產將近有555公斤,預計可以帶來12萬元左右的收入。”種糧大戶劉征宣站在田埂上,望著飽滿的稻谷傾瀉入車,臉上充滿了豐收的喜悅。
赫山區(qū)農業(yè)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薛華良介紹道:“目前早稻已開始收割,我們將加強指導,確保早稻顆粒入庫、晚稻及時拋栽,力爭晚稻再創(chuàng)豐收。”
今年以來,赫山區(qū)以全國水稻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為契機,以省級糧食生產萬畝綜合示范片為引領,全面推廣優(yōu)良品種、集中育秧、機插機拋、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等“六增兩控”關鍵技術,推動水稻生產單產提升。目前,全區(qū)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積(可插大田面積)33.5萬畝,種植早稻面積達43.3萬畝,預計畝平均產量較常年提升20公斤以上,實現早稻高產綠色高效。(時刻新聞通訊員 王濤 崔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