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北京,玉米地翻涌著綠浪。在剛剛開園的北京玉米新品種智慧展示公園里,來自全國各地的480多個玉米新品種正在智慧管理方案的幫助下健康生長,這里首次全面展示國內領先的玉米單產提升管理方案。
北京玉米新品種智慧展示公園位于于家務國際種業(yè)科技園區(qū),由北京種業(yè)協(xié)會承辦,目前已完成2期春播玉米、2期夏播玉米的播種工作,出苗整齊、生長茁壯。
走進園區(qū)內,高矮不同的玉米密密麻麻,不同品種的玉米都有一張“個人檔案”,“我們分別標注了玉米的小區(qū)號、品種名稱、品種類型、播種期、行數(shù)、密度等關鍵信息,無論是前來參觀的市民、還是行業(yè)內的專家學者,大家只要低頭查看,就可以知道眼前玉米的詳細情況。”北京種業(yè)協(xié)會副秘書長李進偉介紹道,這里也是第三十二屆中國北京種子大會的玉米新品種、新技術展示評價基地。
據了解,北京玉米新品種智慧展示公園占地80余畝,種植了480多個玉米新品種,包含籽粒玉米、鮮食玉米、青貯玉米和不育化玉米等豐富類型,并首次展示智慧玉米、矮稈玉米等新品類,面向種業(yè)科學家、種子經營者、種植戶、農產品采購商和北京市民,建設內容豐富、管理先進、形式多樣的玉米大觀園和種業(yè)科技萬花筒。
展示公園里,隨處可見各種“智慧管家”。“我們采用了農大模型智慧管理方案,整合智能水肥一體化、新型種衣劑、配方施肥和綜合病蟲害管理等技術,‘空天地數(shù)’一體,首次全面展示國內領先的玉米單產提升管理方案。”走在園區(qū)里,李進偉介紹道,玉米智慧園立足京津冀、服務全國、放眼全球,通過農業(yè)新質生產力的“五良”集成展示,突出北京種業(yè)的先進性、引領性和示范性。
此外,玉米智慧園還設置了小型科普基地“五谷豐登園”,集中種植包含“五谷”在內的國內常見農作物,系統(tǒng)介紹作物起源演化、智慧育種、智慧推廣、智慧種植等新技術。展示區(qū)內玉米、高粱、小米、棉花、紅薯等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比如棉花,很多小朋友在北京地區(qū)就很少見到,再比如高粱,很多小朋友可能都沒見過。”李進偉說,“五谷豐登園”是種業(yè)技術微縮園,可以讓小朋友們實現(xiàn)“一園看世界”。
玉米智慧園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展示方式,采用現(xiàn)場觀摩、品嘗品鑒、繪畫攝影、拍照打卡、網上24小時看展、無人機VR巡展等多種方式,打造“有型、有色、有味道”的科技體驗展。“未來,我們還將上線小程序,市民可以通過線上預約來園參觀、采摘。”李進偉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報記者 田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