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食用油新標準:工藝原料成關注熱點

   2004-08-05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9100
最近,一些細心的消費者發(fā)現(xiàn)食用油的瓶體上多了一個小標簽,上面對產品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及生產工藝進行了明確的標注。這個標簽源自國家標準委和國家糧食局聯(lián)合發(fā)布的花生油、大豆油兩項食用植物油強制性國家標準。
  于10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的食用油新標準,不僅限定了食用油的酸值、煙點等指標,還明確提出了我國生產銷售的食用大豆油、花生油產品必須明示原料來源和加工工藝標識的要求。是否在食用油包裝上標明工藝類別和轉基因成分,已經在行業(yè)內爭論了多年,國家相關部門也一直沒有對此做出決定。新標準的公布提醒了人們對食品尤其是食用油的安全和營養(yǎng)更加關注,也體現(xiàn)了政府對消費者知情權的重視。
  壓榨、浸出實不同
  新標準中除規(guī)定產品原料來源外,還明確了一個往往被消費者忽略的問題,那就是食用油的制作工藝。
  如今市場上銷售的桶裝食用油,從顏色上看基本都差不多,如果未加以注明,一般人并不知道其中的差異。目前,食用油有兩種制作工藝:壓榨法和浸出法。國內市場上絕大多數(shù)的花生油用的是“壓榨法”,而多數(shù)大豆色拉油則選用“浸出法”。壓榨法是靠物理壓力將油脂直接從油料中分離出來,全過程不涉及任何化學添加劑,保證產品安全、衛(wèi)生、無污染,天然營養(yǎng)不受破壞。浸出法是采用符合衛(wèi)生要求的溶劑將油脂原料經過充分浸泡后進行高溫提取,經過“六脫”工藝(即脫脂、脫膠、脫水、脫色、脫臭、脫酸)加工而成,最大的特點是出油率高、生產成本低,這也是色拉油的價格一般要低于壓榨油的原因之一。
  壓榨油和浸出油,究竟哪種油更利于人體健康呢?中國植物油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王俊籽說,從安全與環(huán)保上來看,壓榨油由于能夠保持原料原有營養(yǎng),油的品質比較純;而浸出油一般多見于色拉油,這種工藝在世界上已使用100多年了。過去的一、二級油存在著膠質、有機雜質等殘留。而現(xiàn)在的一級油相當于過去老標準的色拉油。由于我國大豆色拉油70%以上含有轉基因成分,從人們追求食用油的天然環(huán)保的目標來看,浸出油已經很難吻合人們的消費心理。
  食用油中的“轉基因”
  在整個生物學界,轉基因食品有益還是有害尚無定論。從食品營養(yǎng)安全的角度講,許多專家持謹慎態(tài)度,認為有必要就這類食品對健康和環(huán)境等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做進一步研究。
  對此,國外普遍采用的做法是直接將食物成分(是否含轉基因)標注出來明示消費者。在美國、英國等發(fā)達國家,轉基因食品的價格一般是非轉基因食品的1/3,顧客多是留學生等一些低收入群體。目前,針對轉基因食品的生產和銷售,歐盟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法規(guī),要求基因改變不得超過基因總量的1%,還要求有關國際機構對轉基因食品的無害性及其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進行科學實驗,對其有無毒性及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進行評估。
  食用油天天都要吃,選擇哪種方法生產的食用油,政府把決定的權利留給消費者,消費者最重要的判斷標準,當然就是健康。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