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專業(yè)人士建議:將高毒高殘留農藥逐出市場

   2006-09-16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6680

  蔬菜零售環(huán)節(jié)漏洞明顯

  “農藥蔬菜”是如何逃脫監(jiān)管的?帶著這個疑問,記者近日走訪了幾家超市,發(fā)現蔬菜區(qū)都設有檢測公示欄,上面貼有放心蔬菜檢驗報告書,顯示的也是當天數據,注明其抽檢的蔬菜合格。一家超市的營業(yè)員明確告訴記者,這些蔬菜早上都經過了農藥殘留檢測,可以放心吃。記者隨后又走訪了三鎮(zhèn)一些大大小小的集貿市場,發(fā)現正規(guī)的室內菜場大都設有蔬菜檢測公示牌,數據也會及時更新;有的還公布了當天抽檢攤位的攤主姓名,以及所抽檢蔬菜的名稱和合格情況;一些菜場還貼上了消費警示,告知哪些菜可以直接吃,哪些菜需要浸泡后再吃。盡管總體情況看來不錯,但也有明顯的漏洞存在。在一家小型菜場,記者發(fā)現,這里根本就沒有公示牌,菜場一邊的墻上貼著“蔬菜檢測儀”幾個大字,但是下邊本來應該擺放檢測儀的地方,卻擺著商販們要出售的苕粉、粉絲等干貨。記者詢問旁邊一菜販檢測儀的去處,他卻答非所問,“沒有農藥,就不用檢測”。當記者又問菜是否從批發(fā)市場批來的時,菜販回答說,都是從菜農那里直接買過來的,不會有農藥。記者又說:那前段時間還有中毒的呢。菜販語塞,訕笑著說:怕是怕,吃是吃。在一露天集貿市場,一菜販稱,菜批回來的時候就已經檢測過了。不過,一些市民告訴記者,很多賣菜者都是附近的菜農,他們賣的菜,都是直接從地里拖過來的,根本就沒有經過檢測。更讓人揪心的是,還有一些菜場雖然有公示牌,但是數據卻是業(yè)主自己編造的。近日,工商部門就查處了幾個類似的案例。

  農藥監(jiān)管力度還要加強

  問題清楚了,解決的途徑又在哪里?對這一問題,各方人士見仁見智,發(fā)表了各自的看法。白沙洲農產品大市場檢測中心主任謝志祥說,盡管抽檢工作一天24小時都在進行,但由于每天蔬菜流通量太大,加上檢測人員有限,因此抽樣檢測還是會存在誤差。對一些市場檢測設備形同虛設的情況,武漢市農業(yè)局蔬菜處副處長王火明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從源頭抓起,高毒高殘留的農藥絕不允許出現在市場上。此外,武漢市蔬菜技術服務總站的專家還建議,在市場購買蔬菜和食用蔬菜的時候,也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盡量不挑選表面異常的蔬菜;其次,有殘留農藥超標的蔬菜一般都有一股刺鼻的農藥味道;再就是,蔬菜在洗的過程中如發(fā)現洗菜水里面有油花的話,這樣的蔬菜往往有問題。食品安全是老百姓生活中的頭等大事,要根本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各職能部門進一步加強監(jiān)管,建立起嚴格的監(jiān)管體系,從源頭上把好食品安全的各個流通環(huán)節(jié)。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