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廣東總隊醫(yī)院營養(yǎng)科曾晶主任曾晶告訴記者,人體尿酸的兩個來源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外源性占20%,源于富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內源性比例為80%,源于體內核苷酸或核蛋白的分解。而尿酸的排泄則主要通過腎臟和腸道,比例為2:1。“而高尿酸血癥的發(fā)生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生成過多型、排泄減少型和混合型(如長期酗酒)。”她表示,日??刂颇蛩徇^高以防痛風急性發(fā)作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嚴控進食嘌呤含量過高的食物的數(shù)量。
但她指出,臨床也曾遇到一例因進食250克以上的豆制品而誘發(fā)痛風的患者。“所以不管食物中嘌呤含量的多少,適度進食才能減少痛風的發(fā)作。”她強調,營養(yǎng)治療痛風的第一步就是限制總能,保持適宜體重,避免和治療超重或肥胖。“這是因為高尿酸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都與體重、相對體重、體質指數(shù)、腰臀圍比、腰臂比等相關。”其次,多食用素食為主的堿性食物。她特別推薦西瓜與冬瓜。“因為它們不但屬堿性食物,且有利尿作用,對痛風治療有利。”曾晶表示,從營養(yǎng)學角度而言,對抗痛風發(fā)生必須擁有合理的膳食結構,科學數(shù)據(jù)如下:
蛋白質10%~15%,或每公斤理想體重給予0.8~1.0g;脂肪熱比<30%,其中飽和、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約為1∶1∶1;碳水化合物熱比55% ~65%,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防止產生酮體;液體攝入量充足,每日應飲水2000毫升以上,約8~10杯,同時患有腎結石者最好能達到3000毫升;禁酒,酒精對引起高尿酸血癥有“雙重危害”,酒類本身就含有嘌呤,而乙醇代謝使血乳酸濃度增高,抑制腎近曲小管對尿酸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