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農(nóng)民“老土”自費走全國 揭露食品加工種種黑幕

   2010-05-17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7340

  今天是5月17日,看著挺平常的一個日子。可在淮安楚州農(nóng)民老土眼里,這日子應該和食品安全有點關系。“我建議,國家將每年的5月17日定為法定的食品安全日。‘517’,諧音就是‘我要吃’,無論是誰都要吃,而吃,第一位是安全。”

  老土何人?孫煥平是也。他1990年婚后給自己起了這么個“雅號”,因為老婆說他“土”。10多年前,他曾經(jīng)學習過制作“黑心菜”的手藝,但良心沒有讓他走上這條損人利己的路,反而站出來勇敢揭露食品加工行業(yè)的種種黑幕,并于去年自費行走于國內28個省的70余個城市,用親身經(jīng)歷告訴老百姓如何辨別“黑心菜”。

  他的手機尾數(shù)是“54315”。“去年我精心選擇的號碼,‘我死也要維護315’!”聞聽此言,記者頓時想起唐吉訶德,但很快又否定了這個聯(lián)想。是的,他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記者發(fā)稿前從淮安市文明委獲悉,他剛被評為淮安市2009年度道德模范,上榜理由是“誠實守信。”

  多少次改行,

  都因為那點“良心”

  “老土”孫煥平生于1969年。1985年初中畢業(yè)后,他開始販雞。

  “當時販的雞都是活雞,買家買回去自己殺,可市場內所有人都往雞里填沙。”孫煥平告訴記者,“我當時不忍心下手,姐姐說,‘傻瓜!大家都塞!’然后很麻利地幫我填沙子。正常的雞三斤重,塞了沙子能有三斤半,能多賺好幾毛。”有次,買雞的老奶奶問他,“孩子你說實話,你這雞里填了沙沒有?”老土當時臉就紅了,說填了。當即就有市場的人來找他:“你不想在這兒干了?”

  雞不販了,老土做起了豆芽生意。起早貪黑很辛苦,可他的豆芽就是賣不過別人。“別人的豆芽,豆瓣大大的,顏色鮮亮的,一上攤就能讓買家先盯上。”有天收攤后,老土用一頓飯從鄰攤大哥那里得到“訣竅”:在泡制豆芽的過程中添加保鮮粉。老土得了“真?zhèn)?rdquo;,立即跑到商店去買保鮮粉。拿到保鮮粉后,傻了:所謂的保鮮粉就是二亞硫酸鈉,是專門用來清洗塑料、絲織物等工業(yè)原料的!用這種東西浸泡豆芽,那不是害人嗎?

  可在“大哥”的勸說下,老土還是嘗試了一次,用保鮮粉浸泡一缸豆芽,但賣完后良心上實在是過不去。此后,他收起了豆芽攤,重新賣起“傳統(tǒng)菜”。

  1995年末,孫煥平吃到了一種味道極好的脆豆腐干,于是多方托人輾轉聯(lián)系到了制作這種豆腐干的村子。交了2000元學費。“最后一個步驟,師傅加進去了雙氧水和工業(yè)堿,還告訴我自己最好不吃。我追問吃了會不會有害?師傅丟下了一句話:‘反正吃不死人'。”

  孫煥平賣這種脆豆腐干,第一天就收入230元,但很快發(fā)現(xiàn)不對勁:學的時候要求戴著手套,回來后有時忘記戴,幾天后手竟被燒退了皮。孫煥平感覺到了不安,向在化工廠當廠長的朋友打聽后才知道,這些都是對人體有危害的違法添加物,吃了肯定對人體有危害。“聽了后非常難受,當時就決定不做了,良心上過不去??!”孫煥平說。


 «   1   2   »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