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蠣子是大連人最喜歡吃的海產(chǎn)品之一,每年一二月份,正是肥美的海蠣子大量上市的時候。然而,來自國家海洋預報臺的消息稱,目前,遼東灣浮冰外緣線已超過50海里,預計未來幾天遼東灣浮冰范圍將繼續(xù)擴大。
"海蠣子的價格和品質是否會因為天氣原因受到影響?""今年購買海蠣子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年什么時候買海蠣子最好?"最近,關于海蠣子的話題成了市民們熱議的焦點。為此,記者對今年海蠣子消費市場展開調查,并采訪了相關專家。
1 海蠣子個頭雖小口感卻不差
大連周邊漁港的漁民反映,今年的"封海"比去年提前了一周左右,釣海蠣子因此遇到很大困難,由于海面上的浮冰越來越厚,這幾天漁船破冰出海已經(jīng)很困難了,還未收獲的養(yǎng)殖戶,恐怕要等到明年開春再去收海蠣子了。
面對封海引起的海蠣子產(chǎn)量減少,市民們除了關心價格外,最擔心海冰會不會對海蠣子的品質產(chǎn)生影響。對此,大連海洋大學水產(chǎn)養(yǎng)殖教授崔鐵軍介紹說,今年封海期提前一兩周,海蠣子的口感只會比往年好而不會變差。首先,海水表面結冰,但處于海冰下的海蠣子生存環(huán)境的溫度在0攝氏度左右,這個溫度,海蠣子是完全可以適應的。此外,海蠣子遇冷時,會在生長過程中自動增加蛋白質的儲存,體內的固醇物質更加豐富,肉質也會因此變得更加肥美。"不過,由于今年冰封期提前,一些養(yǎng)殖戶會提前捕撈,因此,海蠣子的個頭可能會比往年小一些,"崔鐵軍分析說。
2 產(chǎn)量少價格高 泡尿素水增重
無論如何,海冰確實讓海蠣子的產(chǎn)量受到明顯影響。大連水產(chǎn)品交易市場里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受到打撈量減少的影響,今年市場上的蠣頭價格有所增長,帶殼的蠣頭每斤的價格在0.9元至1.1元,比去年同期漲了一兩角錢,漲幅大約10%.
在海蠣子價格上漲的帶動下,市場上一些不法商戶開始動起了歪腦筋。最近,王女士買了一斤不帶殼的海蠣子,可第二天,她將海蠣子袋子里的水瀝干后發(fā)現(xiàn),一斤海蠣子只剩下了半斤重。
對這一現(xiàn)象,大連工業(yè)大學食品科學教授農(nóng)紹莊告訴記者:"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有的商戶為了讓海蠣子變得更加肥重,會將海蠣子浸泡在加了尿素或者其他保水劑的水中,這樣海蠣子的體重就會因為吃水量增加而大幅提高。"因此,市民在看到價格大大低于市場價的海蠣子時,應該提高警惕。
那么,該如何識別"被增重"的海蠣子呢?買到這樣的海蠣子又該如何處理呢?農(nóng)紹莊介紹:"識別海蠣子是否經(jīng)過水泡,可以看海蠣子的顏色,"他解釋說,新鮮的海蠣子一般是灰白色或者黑色,而一般經(jīng)過發(fā)泡的海蠣子肉色呈現(xiàn)泛白色,這是因為長時間的浸泡會讓海蠣子本身的顏色逐漸褪去,并失去原本肉質的光澤。另外,正常新鮮的海蠣子肉質圓潤,體型不會太大,如果海蠣子大得超過正常范圍,肉質沒有彈性,就可能是被水浸泡過的。
一旦市民在購買時沒看清楚,買到了經(jīng)過人工增重的海蠣子,有哪些補救措施呢?農(nóng)紹莊建議,市民可以在吃海蠣子前,用熱水過一下,1~2分鐘后再食用,這個辦法可以有效除去尿素等人工添加劑,讓海蠣子食用起來更加安全。
如何儲存海蠣子
海蠣子買回家后,一旦買多了,一次吃不完,該怎么儲存呢?有的市民喜歡把海蠣子放在冰箱的冷凍箱里,第二天吃的時候再拿出來解凍。但農(nóng)紹莊認為,這種做法其實并不可取,儲存海蠣子,最好將其放在冰箱的冷藏格里。
農(nóng)紹莊解釋說,一般家里的冰箱冷藏箱溫度在4攝氏度左右,海蠣子可以在這樣的溫度下保持生命活性,鮮活的海蠣子具有天然的抗病毒能力,吃起來更加安全。而冷凍箱的溫度都在零下10攝氏度以下,這樣的溫度里,海蠣子很快就被凍死了,由于海蠣子營養(yǎng)物質豐富,失去自身抗病毒能力的蠣肉非常容易被病菌感染,而且在解凍的過程中,海蠣子還會受到二次感染。因此,吃這樣的海蠣子很容易因細菌超標而引起嚴重的腹瀉。
另外,大連市中心醫(yī)院耳鼻喉科門診主任醫(yī)師金燕也提醒消費者,有的人會對海蠣子的異類蛋白質產(chǎn)生過敏,特別是生吃時,更容易引起過敏癥狀。因此,吃的時候應該將海蠣子煮熟,讓異類蛋白變性,容易讓人體吸收,增加安全系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