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注為“武漢”、“杭州”廠家生產的去骨鴨掌,實際產自長沙馬王堆一處破爛不堪的民房;內蒙古著名企業(yè)“小尾羊”、“草原興發(fā)”的羊肉片,卻是在長沙黑石鋪生產的。2010年12月31日,湖南省質監(jiān)局、長沙市質監(jiān)局組成的聯合執(zhí)法人員,一舉搗毀了這兩處藏匿在長沙市郊區(qū)的三無肉制品加工窩點。
當天上午,執(zhí)法人員首先來到馬王堆街道辦事處火炬村。在一處50平方米的出租民房內,幾個工人正在用剪刀剪著地上零散的鴨掌?,F場一片混亂,惡臭撲鼻。原料冷凍柜就放在工人睡覺的床邊,旁邊便是廚房,衛(wèi)生間門口堆放了大量已經加工的鴨掌。這些鴨掌被簡單地裝在骯臟的編織袋里。在另一間房內,執(zhí)法人員還發(fā)現有2萬余個去骨鴨掌包裝袋,上面標注為“武漢市順發(fā)冷凍去骨加工部”、“杭州市海特食品商行”等多個廠名。據該窩點老板交代,這些假冒偽劣產品主要銷往長沙市各農貿市場、飯店、超市等。經現場查證,該加工點既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也沒有生產許可證,工作人員更沒有辦理健康證。執(zhí)法人員當場責令該窩點停止生產,依法扣押了生產設備、全部產品、原料和包裝物等。
執(zhí)法人員又馬不停蹄地趕往長沙市黑石鋪,在原長沙市肉聯廠的冷凍庫的一個3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間里查獲了長沙市雄且杰食品貿易公司制售的假冒羊肉片。加工設備僅有一臺切割機、一臺封口機和工作案臺,地上都是已裝好箱的“小尾羊”和“草原興發(fā)”羊肉片,包裝上廠名、廠址、QS認證等齊全。“這些用來加工的羊肉其實購自長沙本地,這里的環(huán)境也根本不能用來加工肉食品。”據執(zhí)法人員初步調查,這些長沙產的“內蒙古羔羊肉”主要通過高橋大市場,再流入長沙的餐飲企業(yè)。執(zhí)法人員分析,配上各種作料,一般消費者很難區(qū)分羔羊肉與普通羊肉。但兩者的市場價格相距甚遠,如長沙市場普通羊肉每公斤在40元左右,而正宗的“小尾羊”羔羊肉片每公斤超市售價90元以上。
雄且杰食品貿易公司負責人交代,公司將購進的普通冰凍羊肉片進行簡單的切割、封口,制成羔羊肉片,裝進印有“內蒙古小尾羊肉業(yè)有限公司”和“內蒙古草原興發(fā)食品有限公司”的包裝內,并貼上偽造的生產許可證標識。執(zhí)法人員現場查獲并扣押原材料300多公斤,假冒成品80件。
據悉,長沙市質監(jiān)局將對兩案作進一步調查深挖,并及時通報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共同采取有效措施,核查原料來源,追查產品流向,防止食品質量安全危害擴大。對確認違法事實的行政相對人,依法從快從嚴懲處;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