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記者曝餐館重點查垃圾桶 “回收”剩飯再上餐桌

   2011-04-29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7160

    記者近日在濟南兩家烤肉店臥底打工發(fā)現(xiàn),取餐處那些看上去新鮮的小吃、菜品、肉食,有不少是從客人餐桌上回收或之前剩下的。客人并不知道,自己花錢吃到的其實是"剩飯".

    "這頓吃不了下頓吃"

    4月下旬,記者以打工者的身份到省城兩家烤肉店應聘,簡單面試后直接上了崗,崗位分別是小吃部、肉食部。

    工作期間,記者發(fā)現(xiàn),菜品回收是員工的一項重要工作。第一天工作前的例會上,廚師長強調(diào)"一定不能浪費".

    負責帶記者的劉師傅說,該店屬于自助餐性質(zhì),每天就餐的顧客數(shù)量無法確定,一般是晚上多中午少,周一到周五少周末比較多。記者發(fā)現(xiàn),雖然就餐顧客數(shù)量不確定,每天準備的小吃、肉食卻一點不少。

    上午9時到11時是午餐備餐時間,劉師傅從冰箱內(nèi)端出幾碗雞蛋糕,又從桌子下面拿出半桶肉湯后說,"這里面是排骨,每個碗里舀上一勺,放進加熱展臺就可以了。"

    隨后,記者又按要求把裝滿小面食的蒸籠擺到加熱展臺上。其中,很多面食是剩下的,有的已經(jīng)硬得摁不動。

    11時是午餐開餐時間,到店內(nèi)就餐的顧客看到的都是經(jīng)過加熱的、冒著熱氣的小吃。

    14時左右,就餐的顧客吃得差不多了,記者在其他員工的指導下開始收拾。展臺上的菜剩了不少,有的看上去已不能再吃,但記者被要求把這些菜收到后面的桌子上。有員工說,"這頓吃不了收起來下頓吃,別浪費了。"

    晚上下班后,記者又看到了同樣的一幕。

    當著客人的面放剩肉

    在另外一家店內(nèi),備肉過程中,除了新切出來的肉,帶記者的肖師傅(音)還會到廚房后面拿回一些腌好的肉。"這些都還能用,不能浪費。"肖師傅不止一次地說,這些肉都是回收的,加工后會再次倒入前臺的盤子中。

    在肉食部,記者不但要學習如何切肉,還得學會將這些回收來的肉食進行分類、加工。第一次把回收來的肉重新擺到前臺盤子里時,記者有些遲疑,肖師傅看到后直接把盤子拿過去,嫻熟地將肉放入。

    讓記者驚訝的是,操作時正趕上有顧客在前臺選肉,但肖師傅沒有任何遲疑,而顧客也茫然不知情。"沒事,你直接放就行,就當是剛做好的肉,別人分辨不出來。"

    記者在廚房發(fā)現(xiàn),這些肉品是服務員清理桌面時留下的,一般都不會被直接倒進垃圾桶,而是分類收上來。

    在餐具洗刷間外,擺放著一個又黑又臟的小柜子,服務員送洗餐具的同時,就把回收來的食物分門別類擺放在柜子里。

    每隔一段時間,各部門就會有人來取這些食物,或直接使用,或另行加工。鴨肉和豬肉由于切片時是凍著的,擺到前臺時已解凍化出很多水,無法直接"回收",通常作為"腌肉"材料。

    店內(nèi)還有麻辣燙專柜,串麻辣串也成為記者的工作之一。上班的第一天,記者在用新簽子串麻辣串的過程中,一名員工拿著一把竹簽子放在記者面前,"這些用過的簽子,我洗了洗,用它們吧。"

    記者看到,竹簽子上還有很多菜葉等殘留物,有的簽子由于煮過的次數(shù)太多,已經(jīng)發(fā)黑。

    扔爛菜葉將被罰款

    記者到店里打工的第一天晚上,看到肉食部一個老員工在案板上剁一些爛菜葉和廢棄的紅薯片。"難道是做成餡再包餃子賣出去?"記者心里一驚。

    看到記者不解的表情,這位老員工說:"這是進行地下加工呢。這些材料不能用,但也不敢直接丟掉,店里會有人檢查垃圾桶,弄不好就會被罰款。"為了不被罰款,他們先把這些東西剁碎,丟進垃圾桶并攪拌一下。"這樣就沒事啦!"老員工說。

    次日,肉食部還是被罰了款,原因是被查出丟了一些韭菜葉子。員工感覺很委屈,"這樣爛的韭菜葉子根本就不能用嘛!"

    一個從開業(yè)就在此工作的員工一再告訴記者,"垃圾桶是檢查的重點之一。"每天上午、下午、晚上,這個員工都要查看垃圾桶內(nèi)有沒有還可以使用的原材料。"一定得看好,一個小面團都不能有,工作中會有人來抽查垃圾桶。晚上垃圾運出之前,保安還會再檢查一遍,如果被查出有能用的原材料,整個組都會被罰款。"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