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警惕假“海參”海藻粉加膠類物質制成

   2011-05-24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10520

   

真海參顏色呈棕褐色、棕黑色,色澤較均勻。

    "人造海參"兩頭全是封閉的,肚子里面空空如也。

    有著海參的體形和顏色,卻沒有海參的嘴巴和內臟,就是這些"海參",找到內行人鑒定發(fā)現竟是"人造海參".據業(yè)內人士介紹,"人造海參"的制造方法很多,最常見的是用海藻粉和膠類物質制作,造假者為了讓"海參"更有彈性,一般會添加膠類物質,而這些膠質成分復雜,最好不要食用。

    有著海參的體形和顏色,卻沒有海參的嘴巴和內臟,就是這些"海參"讓張女士和同事付出了一萬多元的代價,上門推銷的賣家也從此不再露面。22日,一位海參銷售人士剛看一眼這種"海參",就給出了"人造海參"的結論,并建議消費者最好不要食用。

    200元"海參"無嘴

    上周,北京市民張女士和公司同事以200元左右的"優(yōu)惠價"買了一些盒裝水發(fā)海參,"每盒10只,個頭還挺大,原以為撿了個大便宜,沒想到竟然全是假的。 "張女士說,賣她們海參的是一位姓張的水產品推銷員,"此前他經常來公司推銷魚蝦產品,一直都挺信任他的,沒想到這次被狠狠宰了一回。 "

    張女士回憶,當時公司共有20多人購買這些"海參",一共60盒,每盒價錢在200元左右。當晚,她回家做飯時就發(fā)現不對勁,"怎么往水里一泡,水還變顏色呢?再仔細一看,發(fā)現海參竟然沒嘴,身上的刺也開始脫落。 "

    與張女士相比,另一名同事就沒這么幸運了。"當時沒注意,就切了幾片放進了粥里。結果,飯后家人出現頭暈等癥狀。 "張女士和同事都大呼上當,立即給那位推銷員打電話,但對方的手機卻再也打不通了。

    清水一泡還會褪色

    22日,記者來到張女士公司,看到了她泡在飯盒中的"海參".從外形幾乎看不出有什么異樣,但是拿在手中,記者發(fā)現這條"海參"兩頭全是封閉的。翻開"海參"的肚子,發(fā)現里面空空如也。

    記者注意到,這些"海參"的參刺特別整齊,用手一摸,彈性卻并不好,尤其是泡在水中的那條,用手一碰,"參刺"竟然脫落。而飯盒中的清水也漸漸變色,最后變成了紅褐色。

    張女士稱,她們曾報警,警方需她們提供假貨證明才能立案。"我們又分別找了工商、衛(wèi)生、質量監(jiān)督等多部門,沒有一個部門能提供證明。 "

    成分復雜最好勿食

    當天下午,記者帶著這只"海參"來到朝陽區(qū)一家棒棰島海參專賣店,對方一看記者手中的這只"海參",立刻表示這是"人造海參".

    棒棰島海參北京地區(qū)經理周先生表示,"人造海參"的制造方法很多,最常見的是用海藻粉和膠類物質做成,造假者為了讓"海參"更有彈性,一般會添加膠類物質,而這些膠質成分復雜,因此最好不要食用。

    周先生還透露,除了造出海參的模樣,為了逼真,造假者還會給假海參上色,使海參烏黑發(fā)亮。

    新聞鏈接

    如何鑒別真假海參

    為了提醒消費者勿再上當,周先生還為消費者辨別真假海參提了一些方法:真海參顏色棕褐色、棕黑色,色澤較均勻。人造海參顏色烏黑發(fā)亮,水中一泡掉色;真海參參刺長短不一,無殘缺,表面無損傷。人造海參參刺摸起來彈性不大,太過整齊,容易損傷;真海參即使將內臟掏空,內壁仍會殘留筋狀痕跡。人造海參內部光滑無痕,兩端封閉,無開口。

    據《北京晨報》

    (遼沈晚報)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